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7月18日 · 司徒華 (英語: Szeto Wah ,1931年2月28日—2011年1月2日),原名 司徒衛華 ,暱稱「 華叔 」, 廣東 開平 人,成長於 香港 ,曾任香港 民主黨 黨鞭 及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主席,被喻為 香港 民主派 元老及精神領袖。. 司徒華曾經為教師,繼而為 ...

  2. 司徒華 (英語: Szeto Wah ;1931年2月28日—2011年1月2日),原名 司徒衛華 ,暱稱「 華叔 」, 廣東 開平 人,成長於 香港 ,曾任香港 民主黨 黨鞭 及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主席,被喻為 香港 民主派 元老及精神領袖。 司徒華曾經為教師,繼而為小學校長,執教四十年。 自1970年代參加 社會運動 ,於1973年出任教師工會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首任會長 [3] 。 1978年於 九龍城 發起反校長貪污的 金禧事件 而奠定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的地位。 1985年晉身 香港立法局 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同年,獲中國中央政府委任為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 委員。

  3. 生平 - 司徒華紀念網站. 首頁. > 生平. 華叔的生平. 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愛的不是黨、領袖、政權,而是人民、傳統文化、土地山河。 一個認真的人,即使深藏不露,感情大多是濃烈的。 濃烈的感情,決不能沒有「悲欣」。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讀書貴持一點閒心」,這是我曾書贈一位小朋友的一聯。 人生的真諦是,活着就要做於人有益的事; 堅持的信念是,要對中國和人類的不斷進步, 有點滴的貢獻。 貫徹了這真諦和實踐了這信念, 直到呼吸尚存,就是自己的生命的「功成」。 寧可不說話,也不說違心之言,遑論謊話了,這是我一貫的原則和作風。 在少年時候,我就認為,堅持一個正義的信念,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最高的代價。 「還有豪情似舊時」,至今,我仍時刻這樣地準備着,不管有沒有恐嚇威脅。

  4. 前言. 2021年1月2日是支聯會創會主席司徒華先生逝世10周年,「六四紀念館即將舉辦司徒華先生逝世10周年專題展讓公眾從不同面向認識華叔追思華叔礙於疫情,「六四紀念館現正閉館待疫情緩和後才接受預約參觀請留意六四紀念館的公布閉館期間, 「司徒華先生逝世10周年專題展 將移師網上舉行,今年誠意製作10本 [有聲書|親子伴讀]:《潤物無聲——華叔精選文章聲影檔案》 ,特別適合在疫情停課期間,父母陪伴子女重溫華叔待人處世的故事,做好薪火相傳。 「司徒華先生逝世10周年」專題展 : 十大策展重點: 專題展板. 10本[有聲書|親子伴讀]:《潤物無聲——華叔精選文章聲影檔案》 10篇手稿. 華叔實物展. 10幅漫畫看華叔. 10本書看華叔. 10個華叔專訪/特輯.

  5. 司徒華簡歷. 1931年於香港出生原籍廣東開平)。 2011年1月2日中午12時56分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因病主懷安息,享年七十九歲。 學歷. 1951年畢業於皇仁書院。 1952年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 1971年畢業於官立文商夜學院。 職業. 1951年畢業於皇仁書院。 1961-92年於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擔任校長。 時間表. 出生. 在香港出生(原籍廣東開平) 畢業. 皇仁書院. 畢業. 葛量洪教育學院. 教師及教務主任. 紅磡街坊公立學校. 校長. 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 主懷安息. 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因病主懷安息,享年七十九歲。 1931年2月28日. 1951年. 1952年. 1952-61年. 1961-92年. 2011年1月2日. 教育事務.

  6. 2011年1月2日 · (BBC中文網資料圖片) 2011年1月2日香港民主黨元老司徒華因肺癌在香港逝世享年79歲司徒華1931年在香港出生人稱華叔」。 他被譽為香港民主派元老早年連任香港支聯會主席。 司徒華曾先後擔任小學教師和校長,1970年代開始參與社會運動,包括爭取港府認可中文作為法定語文的「中文運動」。...

  7. 2004年7月18日 · [8] 2011年1月2日司徒华去世, 香港行政长官 曾荫权 在其发表的悼词中,赞扬他一生热爱中国及香港,致力推动民主发展。 [9] 司徒华曾于1960年代创办葛量洪教育学院校友会观塘学校后为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第二小学 [10] 。 早年生活与家庭 [ 编辑] 司徒华生于1931年的香港 [2] ,出生时正值 日本侵华 ,据司徒氏族谱记载,他本名 司徒卫华 [11] ,有2兄1姊3弟3妹 [12] ,童年家境清贫,自认为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交际,惯于自己思考 [13] ,在赤坎镇塘边乡东华里度过幼年生活 [2] 。 他的曾祖父司徒润衮为开平米商 [14] ,与香港宏德造船厂五邑商人司徒浩为同族子孙 [15] ,父亲为一名香港船厂及 牛奶公司 工人 [16]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