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和合石 (英語: Wo Hop Shek ) 香港 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 新界 北區 , 粉嶺 之西南,以 和合石墳場 最為著名。 歷史. 20世紀初,彭氏客家人於現址建立 和合石村 ,村名寓意「和諧好合」,「和合石」一名遂成爲當地地名。 1945年 香港日治時期 後, 英國 重新接收香港,需要處理大量屍體,加上1949年 國共內戰 導致由 中國大陸 的新移民日漸增多, 香港島 及 九龍 的市區範圍再沒有土地興建 墳場 處置屍體。 因此,當時 香港政府 便研究在新界選取一個大型地方作為公眾墳場。 因為當時新界的道路網並未完善,選址又需要應付大量屍體及方便市民前往拜祭,所以政府決定在 九廣鐵路 近粉嶺一帶的田野興建 和合石墳場 ,並建 和合石支線 鐵路,以作運送屍體及接載拜祭人士之用。

  2. 2024年4月30日 ·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30日)宣布,粉嶺和合石及東區哥連臣角新廈靈灰安置所共逾1.8萬個新建的可續期骨灰龕位於5月13日至6月12日接受申請。 其中,包

  3. 和合石墳場 (英語: Wo Hop Shek Cemetery ),位於 香港 新界 北區 粉嶺 和合石 ,是香港規模最大的 墳場 ,沿 北大刀屻 北坡修建,從山腳延伸到山脊線上。 和合石墳場大部分地段爲公衆墳場,山腳部分並建有5座公衆靈灰安置所、紀念花園和火葬場;除此以外,亦包含14座小型私人墓園, 港英政府 和 香港特區政府 亦先後修建了兩座紀念墓園。 墳場築有馬路直通山頂部分,但會於 清明節 及 重陽節 封閉,孝子賢孫在當天必須徒步登山拜祭先人。 歷史. 隨着 香港人口 持續增長,死亡人數亦都相繼增加,位於 香港市區 的政府墳場已經不敷應用, 香港政府 遂於1940年計劃在粉嶺和合石一帶興建墳場及鐵路支線,及於1941年1月1日起停止在各政府墳場接收靈柩,並且需要在 七號墳場 下葬。

  4. 2022年3月24日 · 網上查閱和合石墳場可供申請配售金塔位. 市民可透過本系統瀏覽和合石墳場可供申請配售的金塔葬位。. 可供申請配售金塔葬位包括位於今年開發的新金塔年段和以下5個重用金塔年段,即U1971年、U1972年、U1975年、U1976年及U1980年的空置金塔葬位。. 如申請 ...

  5. 和合石新村:又稱「和合石新圍」,位於和興路以南,和家樓路以東,是和合石村向東擴展的部分 [1],部分地段已成爲明謙居和滙林花園,其東北面靠近大窩西支路的部分多爲工廠和車房。

  6. 和合石是中国 香港 的一个地方,位于 新界 北区 , 粉岭 之西南,以 和合石坟场 最为著名。 中文名. 和合石. 外文名. Wo Hop Shek. 地理位置. 香港 新界 北区 , 粉岭 之西南. 著名景点. 和合石坟场. 目录. 1 地理. 2 发展历史. 3 著名地点. 地理. 播报. 编辑. 和合石被 大刀屻 及箕勒仔等山包围,山势连绵,大刀屻高约565米,箕勒仔高约250米。 这一带的地质属于中生代 (Mesozoic)的 火山岩 (Volcanic Rocks)。 墓地与自然和谐统一,山上路边种有各种树木,在公墓附近的白千层树,树叶含有很重的药油味道。

  7. 和合石墳場的由來. 和合石墳場設立於二十世紀中葉。. 根據政府文件,早於1941年已有建立和合石墳場的念頭。. 當時大部份華人葬於九龍七號墳場 (今順利邨),但政府認為該地的經濟價值很高,故此提出將有關墓地遷至和合石,以騰出土地作為城市發展之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