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9日 · 住在土瓜湾旧楼的冯太投诉,居所渗水两年,屋内石屎剥落至钢筋外露,验楼师评估渗漏严重已达至“危楼”级别,惟她多次找渗水办,两大部门却“交波”推卸。

  2. 2021年10月29日 · 图:移民潮令港人增加境外买楼,消委会建议地产代理及营业员须领取牌照。 随着移民潮出现,愈来愈多港人境外买楼,惟投诉亦急升。消费者委员会昨日公布,单是今年首八个月已有106宗投诉,较去年全年总数升近一倍,不少涉及非持牌代理提供失实或误导资料,广告夸大等。

  3. 2024年5月4日 · 控方:2020年10月10日和11日,与警方的警诫口供中,其中有一些说法是假话。 证人(陈梓华):我同意。 控方:可否向法庭解释当时为什么作出不实陈述? 证人:当时我还有侥幸的心态,我以为可以撇清关系。 控方:和什么撇清关系? 证人:Mark Simon、黎智英、SWHK、刘祖廸和李宇轩。 我以为当时给完口供,或者离开警署后,Mark Simon可以找到方法安排我离开香港。 •辩方质疑控方覆问超出范围. 法官(李运腾):方才你着我们关注证人被捕后作出的陈述,与证人在庭上的供词并不一致。 所以控方理应有权(entitled)覆问证人为何改变心意。 辩方:我同意控方有权提问证人为何改变心意。 法官:例如证人初次被捕后,作供称Mark Simon没指示过他行事。

  4. 5 天前 · 撇开法理不谈,特区法庭颁布禁制令的最终结果是绝大多数的海外网上服务提供者自愿接受法令限制,而把有关歌曲及其他版本自动下架。 有人问我这些服务提供者既不受法令所限制,为何要遵从法令? 答案很简单,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你在某一地方做生意,赚取当地的金钱,却在其他地方协助或便利他人伤害这地方的利益,在人情上、道德上说得过去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见,脱离了司法管辖区地域限制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他国的法律。 国际法中有“公共国际法”(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和“民事国际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之分;但无论你是看公共国际法或民事国际法,两者皆有一种相当接近的法律原则。

  5. 2021年5月7日 · 对来自英国的这些政客和媒体的说法,曾任英国最高法院法官、现任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提出了三点回应。 第一,这个说法混淆了民主与法治。

  6. 去年10月25日,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强调,为持续强化香港整体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特区政府会作前瞻性预防和策略部署。 尤其是“针对高风险环节,包括气象预测预警、水浸、山泥倾泻及交通运输等,研究更好善用科技如大数据和人工智慧,提高风险评估能力。 陈骥教授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尤其是极端暴雨在世界各地经常发生。 而香港去年9月7日及8日已发生创历史纪录的1小时和12小时降雨量,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量财产损失。 昨天凌晨4点开始到上午10点,6个小时内在将军澳和西贡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已超过香港5月份平均290.6毫米的降雨总量。 该6小时降雨量也超过上个月16日造成迪拜大水灾的24小时254.8毫米的降雨量。

  7. 2024年5月26日 · 为打击滥用公屋,特区政府多管齐下,包括将公屋户资产申报时间由10年缩短为2年;与土地注册处、运输署等部门合作,加强查核;鼓励市民举报等等。 这些措施,效果立竿见影,成功收回一批公屋单位,有助加快公屋流转,回归公屋是为基层提供安乐窝的初衷。 接下来,特区政府应加强与内地有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建立房产资讯平台,堵塞一些人在内地拥有住房同时在香港享受公屋的漏洞,有关政策可先从大湾区做起。 加重滥用公屋的成本也是当务之急。 特区政府一直在打击滥用问题,但长期效果不彰,究其原因是罚则过低。 目前情况下,滥用公屋罪成者,一般只是罚款数千元及判囚数月,根本起不到阻吓作用。 比如,日前鸭脷洲有公屋住户涉虚假陈述,隐瞒在港拥有物业,被判监禁2个月,缓刑12个月,形同变相放生,这只会令人觉得滥用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