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1日 ·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再度祭出大量基建刺激成長2022開年才10天中國已有逾5000個重大基礎建設專案開工總投資規模逾人民幣3兆元約新台幣13兆元)。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第一財經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意味2022年基建投資力度將加大。 當時,中國財政部就向各地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兆元。 今年剛開始,已有多個省區和計畫單列市披露第一季地方債發行計畫,規模約8000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逾5500億元。 預計今年地方債發行高峰將在第一季出現,加上去年部分已發行專項債資金會結轉到今年使用,將為基建投資提供充足資金。

  2. 2023年7月17日 · 國發會委員會議今天決議通過113年度政府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審議結果」,匡列中央公務經費合計新台幣2073.09億元寫下近10年新高紀錄且建設類別新增數位基建未來將持續推動國家數位轉型

  3. 2024年1月21日 · 第一財經今天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年增3%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6.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9%。 房地產開發投資卻年降9.6%。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剔除價格因素2023基建投資實際增速在9%左右遠高於2022年基建實際增速有效對沖了房地產投資下滑帶來的影響顯示基建投資繼續在穩增長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報導表示,對於今年基建投資增速,專家們的預測不一致,但普遍認為基建投資依然是今年托底經濟的一大關鍵。 中債資信企業與機構部負責人孫靜媛表示,今年基建投資將繼續作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考慮到高質量發展及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一方面,部分政府債務風險高的省份新建政府投資項目或將受到管控。

  4. 2023年6月7日 · 中國地方瘋狂基建 城投公司債台高築瀕臨失控. 2023/6/7 21:32(6/7 22:22 更新) 中國近期城投債相繼暴雷地方多年融資瘋狂基建導致債台高築瀕臨失控河南商丘市是其中之一圖為2022年9月29日,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開工建設。 (中新社提供)中央社 112年6月7日. (中央社台北7日電)3年疫情折騰下,中國地方財政快速惡化,引發國際關注。 但中國真正的隱憂是近期相繼暴雷的「城投債」,地方多年融資瘋狂基建導致債台高築,截至2022年末,這筆隱形債務已遠遠超過地方債瀕臨失控。 所謂「城投債」,就是地方政府成立城市投資建設公司,做為基礎建設與公益項目的融資平台而發債產生的有息債務。 中國地方財政惡化 發債達15兆超過去年同期.

    • 各州自主意識高漲 美國基建落後問題難解
    • 反對企業加稅當財源 共和黨批特洛伊木馬
    • 中國挑戰美國當老大? 拜登:在我任內不可能
    • 美日聯手叫陣一帶一路 韓國夾縫中求平衡
    • 美國就業計畫燒金 拜登勢向共和黨妥協

    基礎建設老舊及效能落後的問題長期是美國政壇口水戰的題材,每屆總統選舉都會被提出,從港口、機場、鐵路、公路到其他公共設施,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諸多設施仍留在20世紀的進度,難與新興國家相較,面對中國集體領導下計畫經濟成果,美國基建成績明顯落後。 例如,首善都會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難與紐約的天價房產價值匹配,被嘲笑為落後於第三世界的老舊機場,通關速度緩慢。東西兩岸,從華盛頓到波士頓、洛杉磯到舊金山的鐵路,仍以傳統列車速度行駛,旅客運輸還是得依賴高汙染的航空與自用車,對亞洲和歐洲習慣高速鐵路效率的旅客而言,美國之旅常苦不堪言,且成本高昂。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在2005年出版的暢銷著作《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書中稱頌亞洲城市,如香港...

    拜登政府計劃提高21%的公司稅至28%,作為「美國就業計畫」的財源,預計15年內稅收可支付開銷,計畫主要支出集中在任期前兩年。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之後因應拜登有意加稅,提出全球一致企業稅率的構想,獲得20國集團(G20)主要國家支持,指一致稅率可避免避稅天堂逃漏稅問題,創造國際公平競爭環境。 跨州造橋修路在聯邦制的美國是極複雜的問題,無論是舉債或加稅,向來是美國國會爭議的源頭,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就業計畫」被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形容為民主黨意在推動所謂「進步議題」的「特洛伊木馬」。麥康奈的抨擊直指,拜登計畫中挾帶有關氣候變遷、綠能等共和黨長期反對的項目。 合約4兆美元的兩項計畫是拜登高度野心「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

    拜登上任至今,已確立對中國延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對抗與競爭戰略,擴大結合民主陣營國家共同回應北京在全球各領域步步進逼與改寫當今國際規則的野心。拜登政府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在無任期限制內,成為世界上最富裕與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可能在未來十年間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他在3月25日就任後首場記者會斬釘截鐵地說:「在我的任期內,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拜登曾說:「如果我們再不行動,他們(中國)將吃掉我們的午餐。」希望將龐大基建預算和中國競爭掛勾,爭取國會議員支持。 中國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足跡從南太平洋島國延伸至東南亞、南亞、東歐、南歐、東非至拉美。北京運用國企與政治力量,透過融資與借貸等手段主導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取得重大工程與資源項目,期間發生債務陷阱與介入他...

    拜登政府有計畫攜手民主同盟叫陣中國一帶一路的動作從歐洲擴張至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國家,希望七大工業國(G7)成員國能增加對外投資,勿讓一帶一路成為發展中國家建設主要資金來源,從債務陷阱導致喪失主權,並重新定位涉及國家安全的科技項目,積極調頭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 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邦日本與韓國是首要拉攏對象,日本首相菅義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陸續到訪華府。菅義偉4月16日訪美與拜登簽署的聯合聲明中,「美日競爭力與韌性夥伴」項目被國際媒體形容為美日版的「印太一帶一路」。這份文件強調美日誓言將活化聯盟關係,並承諾實踐聯盟的可能潛力,共同推動創新、終結疫情、攜手處理氣候危機。此外還包括落實安全5G、數位連結、地區人才培育等,雙方並提及可能投資項目。 菅義偉是拜登就任後首位到訪華府的國際領袖,文在寅5月接著來...

    拜登重建美國基建的野心能否在民主黨居脆弱多數的國會過關尚難預料,但總金額與公司稅勢必得與共和黨協商並妥協。兩黨討論已於5月初展開,民主黨陣營希望全案在7月中有結論。 網路媒體Vox報導,總數高達2.25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畫,白宮準備以縮小規模的1.7兆美元妥協,造橋修路項目預算將由1,590億美元降至1,200億美元,部分研發預算移出列入國會自行提出的其他法案,但拜登堅持留下潔淨能源與長照等民主黨視為不能讓出的項目。 至2021年5月底,COVID-19疫情造成美國約3,300萬人感染、59萬人死亡的世紀性悲劇。美國輿論多認為,以振興疫後美國經濟為目標、總金額6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美國就業計畫」與旨在消弭貧困、降低貧富及族裔差距的「美國家庭計畫」(American Families ...

  5. 2021年8月11日 ·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參議院今天通過拜登政府規模約1兆美元的跨黨派基礎建設法案,要翻新美國道路、橋梁、寬頻網路、飲水與強化環保,強化與中國競爭的優勢。 這項立法是美國總統拜登國內政策的優先要務,1兆美元預算中包括5500億美元的新支出,剩餘部分則是先前批准的資金。 以下為路透社整理的重點摘要。 新支出方面: .道路、橋梁等大型計畫:1100億美元. .客運及貨運鐵路:660億美元. .寬頻基礎建設:650億美元. .汰換鉛製水管等水利基礎設施:550億美元. .公共運輸:392億美元. .順應新環境-包括減輕洪患及野火、生態系統復原、氣候及網際網路安全等:472億美元. .包括充電站在內的電動車基礎建設:75億美元.

  6. 2021年8月26日 · 航運今天盤中表現相對弱勢鋼鐵族群挾基建題材扮演台股多方人氣指標終場類股指數上漲2.41%收182.72點為今天盤面最強類股包含中鋼構燁輝燁興彰源新鋼威致志聯以漲停價作收鋼鐵類股成交金額達新台幣253.89億元資金占大盤約7%。 觀察強勢股,中鋼構隸屬於中鋼集團,隨著半導體廠加快建廠速度、公共工程案持續推進,加上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鋼構零件陸續出貨,中鋼構訂單能見度已至明年第3季。 中鋼構股價連續3天噴出上攻漲停,今天收在漲停價73.2元,自8月以來漲幅達68.5%。 燁輝目前訂單已滿至10月,看好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為了反映國際鎳價成本高漲,不鏽鋼板上游鋼廠燁聯8月不鏽鋼板材內、外銷全面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