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出過100多張專輯,唱片與暢銷金曲的數量之多堪稱台灣之最,不僅是台灣流行音樂的一部分,更是構成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6、甄妮

  2. 被稱作“國民歌王”的周華健的行銷模式足可以當作整個 90年代臺灣音樂產業的示範模版:認真的製作,貼心動聽的詞曲,執行到位的形象包裝和宣傳企劃,再加上一副千金不換的好嗓子。 凡此種種,都很難不讓周華健走紅。 周華健得金曲獎歌王是理所應當的事,不得獎才絕對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1994年第5屆:殷正洋/《天空藍藍的》 這是殷正洋第二次在金曲獎上封王,唱的依然是民歌風味的作品,唱腔依然高亢卻柔美,當時和殷正洋並駕齊驅的還有童安格、費玉清,卻都沒有殷正洋更得評委的賞識,恐怕更多還是因為殷正洋的歌曲中有著另外二人所沒有的一份對愛情和對人生的沉思。 1995年第6屆:殷正洋/《塵緣》

  3. 2020年12月18日 · 日本NHK古典音樂節目製作一個特別節目,由觀眾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貝多芬作品10首,期間是9月18日~11月16日,每位觀眾最多可以投3首最喜歡的作品。 我把投票結果介紹給讀者。 前10首當中,交響曲有5首,鋼琴奏鳴曲有3首,如果只說鋼琴則5首,也就是交響曲與鋼琴各佔一半,可知貝多芬的作品中這兩種音樂受人喜歡的程度。 「給愛麗絲」這首小品擠進前10首,且站在「英雄」、「暴風雨」等大作之前,難能可貴。 或許是學鋼琴的人都會彈這首小曲,因而比較親近的關係吧。 01 交響曲第9號d小調「合唱」 https://youtu.be/t3217H8JppI. 02 交響曲第7號A大調 https://youtu.be/-4788Tmz9Zo.

  4. 2017年9月23日 · 歌詞: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草碧色,水綠波 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 (《送別》的 後半部分 歌詞 在 後期錄音中 多被忽略,但從 西元1935年 百代公司的 原版錄音來看,這部分歌詞 是 存在的。 李叔同 (弘一大師) (西元1880年~西元1942年),生於 天津,少年時 已擅長 吟詩作畫,寫字刻印。 西元1901年來到上海,在 南洋公學讀書,是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的學生。

  5. by馬世芳. 我的母親陶曉清是資深廣播人,打從一九七0年代便是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滾石》( Rolling Stone)的訂戶。 父母臥室的床頭和地上,常常攤著他們讀到一半的書。 父親亮軒那邊是雜文、小說、古籍;母親這邊,枕頭底下便經常壓著一本《滾石》。 我自己是到上了中學,認真聽起搖滾,才慢慢感覺《滾石》的厲害。 儘管以我當時的英文程度和音樂知識,大多文章只能半讀半猜,卻也很長了不少見識。 一九八七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別厚的《滾石》特刊:他們廣邀各方樂評,選出一九六七年以來最偉大的一百張專輯,作為創刊二十週年特別企劃。

  6. 筆者很少看鬼﹐1994年因為當時唱片公司首次大批出版國語時代曲CD﹐所以既買CD之餘﹐也令我掀起了一片懷舊風﹐藉著CD重溫當年的唱片或卡帶金曲﹐這也包括了白光。

  7. 台灣發燒片的市場情況,以古典、爵士、新世紀、世界音樂等小眾音樂類型來說,只要唱片具備「發燒」特質,透過發燒友口口相傳,銷售量保證可以多賣個三、四倍之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TAS榜單榜上有名的CD。. 儘管前一陣子發燒片浮濫,再加上近來景氣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