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2月3日 · 妊娠高血壓 一般出現於懷孕20週後的孕婦患有 妊娠高血壓或同時會有其他身體上的問題透過測試可得知 孕婦 是否屬於 妊娠高血壓 的高風險人士, 但醫生同時指出,每次產檢的時候,理應有量度血壓,確保血壓維持正常水平。 但醫生同時列出7項病徵讓孕婦們可留意身體狀況從而能盡快求診

  3. 2022年4月27日 · 陳醫生表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大部分個案其血壓都會在產後2至8星期內慢慢回後正常不過部分本身有高血壓的孕婦她們會持續高血壓甚至引致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通常於產後48小時內出現如果情况嚴重可以影響媽媽的肝臟腎臟甚至惡化至腎衰竭亦有機會影響腦部引發癲癇導致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 除了影響媽媽,妊娠高血壓亦會影響胎兒發育:高血壓會令血管收窄,導致胎盤血液供應不足,讓胎兒營養不良、生長遲緩,或者早產,也可能造成胎盤過早剝離。 4類人士較高風險: 慢性病、免疫系統病等患者. 醫學界暫時未有確切原因解釋妊娠高血壓的發生,但有4類人士較高風險,包括: .懷孕前已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 .患有紅斑狼瘡症等免疫系統疾病. .直系親屬,例如媽媽或姊妹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

    • 什麼是妊娠高血壓?
    •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
    • 妊娠高血壓高風險族群、危險因子
    • 妊娠高血壓處理
    • 妊娠高血壓飲食

    根據衛福部孕產婦關懷網站指出,妊娠高血壓指的是孕婦以往沒有高血壓的病史,但因為該次懷孕而有高血壓的症狀。 若懷孕時期血壓數值表現有以下任一跡象,就會被診斷為妊娠高血壓: 1. 收縮壓高於 140mmHg 或舒張壓高於 90mmHg 2. 妊娠後期的血壓比早期收縮壓高 30mmHg 或舒張壓升高 15mmHg 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值須以 2 次相隔 6 小時以上的血壓測量結果為準。而妊娠高血壓又分為四種類型: 想多了解「​​子癲前症」為何,可參考文章「是什麼?醫師解答高風險孕婦必知症狀與原因」。

    由「妊娠高血壓類型」類別我們可以知道,常見的症狀以高血壓、水腫及尿蛋白為主。另外,也有個案會出現頭痛、體重增加、視力模糊(眼壓升高導致視網膜剝離)、胎盤早期剝離等現象。 常見症狀: 1. 高血壓 2. 水腫 3. 尿蛋白 個案症狀: 1. 頭痛 2. 體重增加 3. 視力模糊(眼壓升高導致視網膜剝離) 4. 胎盤早期剝離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症狀的發生順序、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此外,若在懷孕期間有上述任一症狀,也不一定就是妊娠高血壓,應交由婦產科醫師診斷後才能確認,並針對個別情況安排後續的治療方式。

    並非每個孕婦在產期都會有妊娠高血壓的問題,但符合下列幾項特徵,則為高風險族群: 1. 初產婦 2. 家族史中曾發生妊娠高血壓者 3. 多胞胎 4. 葡萄胎 5. 孕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

    一般來說,醫生會視情況給予適當的降血壓藥物。若有癲癇症狀,除了降血壓的藥物以外,還需服用含有硫酸鎂的藥物,來預防癲癇(痙攣症狀)發作。 若要避免妊娠高血壓的情況持續,生產會是最好的方式,但這都要視醫師評估孕婦與胎兒的健康狀況而定。但若尚未符合適合生產的時機,則可按造下列基本的照護方式,來照顧、觀察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 1. 早晚測量血壓,並作紀錄 2. 臥床休息,尤其以左側臥姿為主 3. 與醫師、專業人員討論,並安排適當的伸展運動 4. 建議一至二週產檢一次

    除了日常要特別在躺臥姿勢、血壓觀測上留意,飲食也需要有所調整。首先,均衡飲食之外,要攝取高蛋白飲食,並避免過多的鹽分攝取。 此外,根據馬偕紀念醫院官方醫學知識的介紹,孕婦的妊娠高血壓多數發生在第三孕期,由於胎盤因素而產生此症狀的機率較高,這時應改以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的飲食方式作為標準,且盡量以堅果類油脂、橄欖油取代肥肉、豬油作為脂肪的攝取來源比較合適。

  4. 2022年1月18日 · 妊娠高血壓徵狀種類繁多影響廣泛常見例子如下血壓高上壓140mmHg下壓90mmHg) 蛋白尿. 影響肝、腎、腦功能,導致短暫視力模糊、抽筋(亦可稱為子癇,患者有機會四肢抽搐、甚至不省人事) 血小板偏低. 懷孕中、後期無端噁心及嘔吐. 上腹痛. 呼吸困難. 嚴重水腫. 體重一周急增逾5磅. 嚴重頭痛. 影響胎盤功能,令胎兒生長遲緩、早產. 高血壓加上蛋白尿,有機會導致胎盤過小及胎兒缺氧的問題,嬰兒出生後有可能要加護照顧。 孕婦亦有可能因而出現腦出血、肝衰竭、腎臟及凝血功能變差等情況,嚴重更會導致出血性中風(爆血管),令孕婦腦部缺氧陷入昏迷,危及母嬰性命,屆時需即時進行開腦手術。 上壓達160mmHg或以上需立即檢查.

  5. 2021年8月11日 · 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孕婦在懷孕約20週後因為懷孕而導致血壓升高的現象有機會引致子癲前症懷孕期間血壓升高原因不明但研究相信這與胎盤血管功能異常有關當血管功能異常胎盤血流會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孕婦全身血管收縮影響血液流動而引發高血壓。 目前醫學界數據顯示,妊娠期高血壓(Gestational Hypertension)發生率約為6至10%。 人體正常收縮壓值(SBP)介於120 mmHg至129 mmHg,一旦收縮壓值持續地處於或高於140 mmHg(或舒張壓「DBP」持續地處於或高於90 mmHg),即被定義為高血壓。 此外,懷孕後期也容易出現高血壓情況。 高血壓情況可分三等級: 輕度高血壓(mmHg):收縮壓介於140至149,舒張壓介於90至99.

  6. www.femh.org.tw › NRPUnload › 2021324151949認識妊娠高血壓

    . 認識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佔妊娠合併症5-10%,導致母親及胎兒之罹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對母親而言會發生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等。 對胎兒而言,母親高血壓導致胎盤功能不良胎盤梗塞羊水減少胎兒生長遲滯早產或胎兒死亡等問題妊娠高血壓高風險群 孕婦年齡小於 18 歲或大於. 35 歲、有妊娠高血壓的家族史、懷多胞胎、葡萄胎、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或相關內科疾病的孕婦。 貳、 妊娠高血壓的分類: 一、妊娠高血壓: 懷孕20 週後出現血壓大於140/90mmHg,但無合併 蛋白尿。 二、子癲前症: 懷孕20 週後出現血壓大於140/90mmHg 白尿。 並合併蛋. 三、子癲症: 子癲前症患者,無可追究的原因產生痙攣,可能發生在產前、中期、後期。

  7. 妊娠型高血壓 (英語: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或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指孕婦在 懷孕 二十週之後,出現的 高血壓 症狀。 如果孕婦懷有多胞胎,或是 水泡狀胎 (葡萄胎),可能在二十週之前就出現高血壓症狀。 妊娠高血壓的孕產婦易產生子癇前症,是增加胎兒及母體發病率及死亡率的主因。 [1] 分類 [ 編輯] 妊娠型高血壓通常有幾種狀況: 只要 血壓 高於140/90,都可被稱為妊娠型高血壓。 若血壓高於140/90,且伴隨 蛋白尿 (在24小時的尿液樣本中,血清蛋白大於300 毫克 ),則是 妊娠毒血症 。 孕婦因此出現痙攣,即是 子癇 。 伴隨溶血性貧血、肝酵素指數上升、血小板指數不足出現,即是 HELLP症候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