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是 中國 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 河東節度使 安祿山 與 平盧節度使 史思明 發動的跟 唐朝 皇室爭奪統治權的 內戰 及 藩鎮 動亂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2] [3] ,並且造成了唐代中期以後不斷加劇的 藩鎮割據 [4] 。.

  2. 安史之亂 是 中国 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 河东节度使 安祿山 與 平卢节度使 史思明 發動的跟 唐朝 皇室爭奪統治權的 內戰 及 藩镇 动乱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2] [3] ,并且造成了唐代中期以后不断加剧的 藩鎮割據 [4] 。 背景 [ 编辑]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疆域. 唐朝歷 唐太宗 「 貞觀之治 」、 唐高宗 「 永徽之治 」、 武則天 「 貞觀遺風 」及 唐玄宗 的「 开元盛世 」後,國勢持续增加,文治武功在唐玄宗 開元 天宝 年間達至鼎盛狀態。 為了炫耀武力,大開邊功,從唐睿宗景雲二年開始,到開元末年,邊境上先後設立了十個節度使。

  3. 安史之亂 是 中国 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 河东节度使 安祿山 與 平卢节度使 史思明 發動的跟 唐朝 皇室爭奪統治權的 內戰 及 藩镇 动乱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2] [3] ,并且造成了唐代中期以后不断加剧的 藩鎮割據 [4] 。 背景.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疆域. 唐朝歷 唐太宗 「 貞觀之治 」、 唐高宗 「 永徽之治 」、 武則天 「 貞觀遺風 」及 唐玄宗 的「 开元盛世 」後,國勢持续增加,文治武功在唐玄宗 開元 天宝 年間達至鼎盛狀態。 為了炫耀武力,大開邊功,從唐睿宗景雲二年開始,到開元末年,邊境上先後設立了十個節度使。 到天寶時期,這些節度使集軍政財權於一身,成為地方上最高的軍政長官,改變了唐朝初年內重外輕的局面,加劇了唐中央和地方藩鎮的矛盾。

  4. 基本介紹. 名稱 : 安史之亂. 地點 :中國 北方 至 中原. 時間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參戰方 :唐帝國:唐朝中央軍與藩鎮軍;回紇外援;安史叛軍:唐朝河北三鎮的軍隊. 結果 :唐朝獲勝,但地方割據局面開始形成. 參戰方兵力 :唐朝150,000安史之亂前期唐朝280,000安史之亂後期) 叛軍:約200,000(戰爭前期)300,000(戰爭後期) 傷亡情況 :士兵約三十餘萬. 主要指揮官 : 李泌 、 郭子儀 、 李光弼 、劉晏、 高仙芝 、 封常清 、 哥舒翰 、 顏真卿. 叛軍指揮官 : 安祿山 、 史思明 、 安慶緒 、 史朝義. 開始時間 :755年12月16日( 天寶 十四年) 結束時間 :763年2月17日( 寶應 二年)

    • 安史之亂節度使1
    • 安史之亂節度使2
    • 安史之亂節度使3
    • 安史之亂節度使4
  5. 引發安史之亂的 安祿山便是節度使。 營州. 涼州. 幽州. 安西. 并州. 益州. 廣州. 圖例 . :唐玄宗設置節度使的地點. 考考你:請在圖中填上唐玄宗十大邊疆節度使的名稱你可首先嘗試從節度使的名稱推斷其所在位置若有不清楚或不肯定,才查閱教科書。 營州. 靈州. 幽州. 鄯州. 并州. 安西. 益州. 廣州. 北庭節度使. 河西節度使. 安西節度使. 嶺南五府經略使. 平廬節度使. 隴右節度使. 朔方節度使. 劍南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 有關安祿山的傳說. 民間故事,安祿山身體非常肥胖,肚腩突出,形象滑稽,應對更是詼諧,談吐之間,掩蓋機心。 有一次,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宣召安祿山入宮。

  6. 其他人也問了

  7.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安史之亂安史之亂 - 維基大典

    安史之亂 始於 天寶 十四載范陽節度使 安祿山 起兵反 唐 ,陷 洛陽 ,稱大燕皇帝。. 旋克 高仙芝 、 哥舒翰 軍,再陷 長安 。. 玄宗 入蜀,馬嵬坡前,禁軍殺 宰相 楊國忠 , 楊貴妃 自盡。. 太子亨即位於靈武,是為 肅宗 。. 祿山旋為子 慶緒 所弒,肅宗遣 郭 ...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安史之亂安史之亂 - Wikiwand

    安史之亂 是 中國 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 河東節度使 安祿山 與 平盧節度使 史思明 發動的跟 唐朝 皇室爭奪統治權的 內戰 及 藩鎮 動亂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並且造成了唐代中期以後不斷加劇的 藩鎮割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