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16 訊】 默認. 做體貼事,說舒心話。 《人物雜誌曾發起過關於不好好說話的主題徵集。 其中,有一個回答這樣說: 「明明可以溫和講述卻總是反問明明是關心說出來卻是責備不好好說話仿佛成了許多家庭的日常頑疾。 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從他們的說話方式上就能看出來。 有些家庭說話不緊不慢,如和風細雨,聽不到粗暴的怒吼、互相的指責。 有些家庭溝通基本靠吼,語氣中夾着反駁、責備、挑剔,沒說兩句就要吵起來。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常常讓人感到窒息,時刻想要逃離。 下面這三種說話方式會讓你的家庭關係越來越糟糕。 01. 習慣性反問. 微博曾有這樣一個討論:說話時,最令人反感的語氣是什麼? 毫無懸念排在第一的是,反問語氣。

  2. 2022年12月14日 · 4種氣死人的安慰方式很多人都在用 * 阿波羅新聞網. 【阿波羅新聞網 2022-12-14 訊】 作者: 和小畏. 默認. 安慰,和別的溝通情景一樣——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 本來挺不開心的,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安慰; 可被對方安慰過後,自己反而變得更不開心了。 越「安慰」,越崩潰. 這天,阿秋因為工作表現不好,被領導罵了。 下班後,她越想越鬱悶: 我都這麼用心了,為什麼領導就看不到呢? 同事小張也做得很不好啊,憑什麼只說我? 難道就因為我脾氣太好,故意拿我來開涮? 回到家,阿秋和丈夫說起這事,希望能得到點安慰。 沒想到,丈夫一上來就說: 「你把注意力都放在這些事上,肯定會不開心啊! 別想那麼多了,咱們一起看 世界盃 ,忘記這些破事就好啦!

  3. 23 小時前 · 35周年,北京「天安門母親」向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公開信,期待與政府能夠就六四問題展開對話。信中表示,六四慘案是中共政府必須要面對,和需要向人民交代的歷史性悲慘事件,又指35年來,家屬飽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如果政府有誠意將這慘案放在議事日程,是對尚還活着的父母親們最大的安慰

  4. 2023年1月5日 · 而真正死者的家屬卻因未見老人最後一面心情崩潰。 綜合陸媒報導,廣西南寧劉先生的母親尹婆婆今年87歲,此前住在養老院。 去年12月27日下午6時許,老人因身體不適,養老院把老人送往南寧市北際醫院治療。

  5. 2024年5月11日 · 過去中國遼寧盤錦市一名87歲老人過世,家人在舉辦喪禮時,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情,一隻野生丹頂鶴突然飛進靈堂,讓家人和網友們大為震驚。 野生丹頂鶴在靈堂前叫。 (圖/翻攝自後浪視頻) 根據《新浪新聞》過去的報導,老人女婿表示,喪禮進行到一半時,一隻野生丹頂鶴飛來家中,直接走進靈堂,讓在場的家人無比驚訝。 丹頂鶴更是靠近老人的神主牌,並跟着家人一起磕頭,甚至發出聲音回應家人的召喚。 家人為了表示敬意,特地準備了玉米蔬菜和魚宴招待丹頂鶴,並在它離開前陪伴了一個下午。 這一驚人的事件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許多人紛紛表示對這一事件感到震撼和感動,認為這隻丹頂鶴的到來給予了家人們一些許的安慰和祝福。

  6. 2 天前 · 這不很多年前在法國就有位老人養了一隻鸚鵡二十多年,兩個人一直相互陪伴,鸚鵡在她臨終前還開口講話了!. 雖然只有短短几個字,也讓老人熱淚盈眶放心的離去!. 這隻鸚鵡到底對她說了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行為異常的鸚鵡. 時間回到1988年 ...

  7. 2024年4月9日 · 面臨死亡的人最常感到懊悔的,是有關他們的職業與工作生涯。 她表示,對男性來說尤其如此,因為現今年長者所屬的世代,多數男性是扮演着養家活口的角色。 威爾(Bronnie Ware)是一名澳洲護士,在職業生涯中,她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為臨終者服務,在他們最後的時刻提供照顧。 英國地鐵報(Metro)報道,雖然這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威爾在她暢銷全球的回憶錄「和自己說好,生命里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中,以深刻的洞察力及溫柔的筆觸探索了此一話題。 以下是臨終者最常與她分享的5大遺憾: 1.真希望沒那麼拼命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