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0日 · 有位港男投稿到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曾經因為自覺炒股成績不錯,於是開始全職炒股,可惜在股市中慘輸至欠債逾百萬,家中被斷電、斷煤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最終如何走過低谷,還完債兼成功上車的經歷,勉勵大家面對逆境都不要輕言放棄。 該名港男投稿表示,自己大約在7至8年前,自以為自己炒股票好叻,日日對住個市,睇好多投資股票書,雖然未有覺得自己是股神,但卻沒有返工,終日在家炒股票。 最終,他不但輸掉自己的資產 , 欠下一身債,後來更需要動用家裡的「散銀」渡日。 在這事件中,他不但輸掉財富,欠下一身債,當時女的朋友亦因為無法忍受他終日炒股的日子而離開他。 【理財血淚史 38歲財務自由回流加國享人生 過來人分享理財路上後悔的8件事 : 按此 】

  2. 2023年10月4日 · 如果收到可疑來電,無論聲稱來自任何公司、或來自任何銀行、金融機構,甚至監管部門、政府機關,大家都可以自行向這些不同機構查證,切忌輕易相信別人的身分。 3. 別忽略明顯資訊細節.

  3.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4. 2021年2月10日 · 如果市民想避免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又有甚麼自保方法? 警方六大防騙貼士: 1. 不應隨便在網上披露個人資料; 2. 切勿輕易接受交友邀請及相信初相識網友; 3. 切勿下載來歷不明應用程式; 4. 提防回報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 5. 若「投資公司」使用個人銀行帳戶或虛擬貨幣收取投資資金時,很大機會為騙局; 6. 應保存與對方的對話記錄,如有懷疑即時報警,或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責任編輯:曹佩鈞.

  5. 2020年6月11日 · 金管局推出的轉數快(FPS)近日出現新的行騙手法,有騙徒佯裝「轉錯數」,其後發送假冒假冒轉數快短訊,再以Whatsapp聯絡事主退還款項,藉以騙財圖利。 【延伸閱讀】 【電子錢包】用PayMe、轉數快轉錯錢? 即睇各電子錢包轉錯帳解決方法. 本地資訊保安公司Lapcom接獲舉報,有騙徒以「轉錯數」為藉口,先傳送偽冒的轉數快SMS予目標人物,再以WhatsApp訛稱自己轉錯錢,希望對方把收到的款項「發還」。 (Lapcom截圖) Lapcom指出,要用這個方式行騙其實不難,只需要有2張不同號碼的電話卡、再偽冒真實轉數快短訊,以及在轉數快系統「搜尋」轉數快用家便成,更可同時知悉目標人物的名字簡寫,令騙局添上幾分真實感。 檢查帳戶交易紀錄辨真偽.

  6. 2019年4月10日 · 房屋署在前天(8日)稱,一名居於何文田愛民邨的公屋居民,在2018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並無任何從投資所獲取的利息、紅利及股息收入。 其後調查結果顯示,他每月從投資戶口所賺取的股息收入約為1.9萬元。 該居民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房屋條例》被房屋署檢控,較早前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裁判官考慮到案情嚴重,並不適合以罰款方式處理;參閱感化官的報告後,法庭今日判處被告60小時社會服務令。 房署發言人表示,作為釐定租金以及審核續住公屋資格的基礎,住戶必須準確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 因此,在作出申報前,住戶應仔細閱讀入息及資產申報表的內容及填表須知,並按指定的方法計算其收入及資產填寫相關資料。

  7. 2023年4月26日 · 金管局25日向銀行業界發出「處理未經授權支付卡交易的原則」及「綁定支付卡作非接觸式流動支付」兩項通函,提醒銀行應該公平地對待客戶;當持卡人懷疑受騙向銀行求助時,銀行應該採取 務實行動 和 抱有同理心 地對待客戶,努力協助查明情況,及時採取必要措施,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判斷責任誰屬須有足夠證據. 金管局同時指出,根據銀行業務守則,在持卡人沒有欺詐或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他們不應對未經授權的交易承擔責任。 所以,在銀行判斷責任由持卡人所屬時,需要獲得足夠的證據以支持這個結論。 此外,銀行應考慮到持卡人在保護自己、免受詐騙時面臨的實際情況、限制和實際困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