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1日 · 現時治療專注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可透過藥物及行為治療,如家長透過獎罰制度減少不良行為、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等。 不過,麥永接稱藥物有可能引致不同的副作用,例如胃口變差、失眠等。 患者應定時覆診,以調整藥物的份量減輕副作用的影響。 過度活躍症患者服藥後或會出現副作用。 (istock) 確診ADHD兒童達1.4萬人. 醫管局回覆查詢,於2017至2018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約為85個星期。 而緊急及半緊急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維持在2星期和8星期內,符合醫管局的服務承諾。 若病人的精神狀況有變,可到所屬的精神科專科門診再次接受評估,以判斷是否需要提前診期,或可考慮到急症室求診。

    • 大腦構造與大腦電波
    • 大腦電波圖譜檢測:以腦電波得知腦部運作情況
    • 成功案例 成效令人鼓舞
    • 把握黃金治療期 及早接受訓練

    要了解大腦神經反饋治療的原理,就要先了解大腦構造,「大腦分為不同區域,負責掌管不同功能。前額葉負責執行的功能,例如專注力、組織能力及情緒控制等;頂葉是言語區,負責接收及解讀言語;枕葉負責感觀功能,包括視覺、分辨顏色等。」 何博士解釋腦電波是反映腦部功能的媒介,幫助量度腦部反應的活躍程度,「大腦電波主要分為4類:Delta(0.5 至 4 Hz)反映沉睡狀態、Theta(4 至 8 Hz)反映淺睡狀態、Alpha(8 至 12 Hz)反映清醒並放鬆的狀態、Beta(12 至35 Hz)反映清醒並處於專注思考的狀態。」

    如要得知整個大腦的運作情況及問題所在,何博士指出首先是透過大腦電波圖譜檢測,收集大腦在不同區域發放的腦電波,例如專注力不足的學童,從大腦圖譜檢測中,經常顯示出前額葉充塞着慢的電波。而自閉症的孩子當中,很多時會在社交語言區顯示出大腦電波不協調的狀況。 根據大腦電波圖譜檢測分析結果後,何博士表示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繼而進行大腦電波訓練,令大腦各區域運作得以協調,從而改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行為及情緒問題。

    何博士更分享大腦神經反饋治療的成功案例:「其中一個是在三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小朋友,當入讀小學後,要求沒有在幼稚園時那樣寬鬆,問題就很明顯出現。例如不能安定地聽書、上課期間會突然上前擦黑板、又或者躲在書桌下、無緣無故地尖叫、考試交白卷得零分等。媽媽每次聽到電話響,見到是學校打來的電話,已心知小朋友在學校又出了問題,令媽媽相當煩惱。小朋友亦經常問非所答,或不斷地重複問着同一個問題,媽媽笑言和小朋友談話是牛頭不搭馬嘴。媽媽亦試過帶小朋友見精神科醫生,更曾經服藥治療,但因出現失眠及食慾大減的副作用,最後決定停藥。當小朋友開始接受大腦神經反饋治療後,行為及語言方面有明顯進步,治療初期,小朋友已能夠安靜地上課,經過大約一年的訓練後,他的英文成績更考到90分以上,並獲得學校頒發學業進步獎,令媽...

    「大腦具塑造性,有彈性去改變,透過重複調節而重組功能,年紀越小,大腦的塑造性越高!」何博士強調家長應把握黃金治療期, 盡早讓孩子接受大腦神經反饋治療,更有效地幫助孩子衝破發展障礙,克服所面對的問題。何博士認為家長的態度亦會影響治療進度,「兩個成功個案的媽媽都好堅持,治療的道路是不容易走的,但堅持就會迎來轉機。」何博士鼓勵SEN學童的家長不要放棄,要抱着希望,給孩子一個機會去接受這創新的治療 。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如有疑問請向醫生查詢。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2. 2023年10月23日 · 什麼是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ADHD)? ADHD 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病徵通常在兒童時期開始並可能持續到成年,亦有不少研究顯示跟基因及遺傳有關。

  3. 2024年2月5日 · 實證中醫治療有助改善專注力問題. 中醫治療專注力不足時,無需患者達到一定條件,嚴重過度活躍症也好,輕微欠缺專注力也好,中醫都能進行治療。 德琋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潘健燊直言,在中醫角度,患者的分別在於專注力不足的證型上:「專注力不足有三個證型,分別是肝腎不足、心脾兩虛和痰熱內擾。 由於大部分病人都是虛實並見,所以三大證型經常夾雜,甚至一起出現。 德琋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潘健燊表示,在中醫角度,專注力不足的分別在於證型不同,分別是肝腎不足、心脾兩虛和痰熱內擾。 潘醫師以自己的其中一個小朋友個案為例:「其母親透露,小朋友經常考試做不完試卷,功課又要做到深夜,上課時同學在聽老師指示拿書本出來,他卻在做其他事,情況之嚴重就連小朋友本人都認為有治療的必要。

  4. 2019年10月10日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小朋友不能專心或者「冇時停」都可能是病徵。 不過成年人也別放下戒心,若你平日經常愛拖延,也可能與ADHD有關,就由精神科專科醫生何浩賢為大家解開有關迷思。 撰文: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浩賢.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指本港約有超過4萬名小童及青少年患ADHD。 (istock) 又開學啦! 好多家長都會開始留意小朋友的學業成績。 隨着大眾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的認識增加,小朋友不能專心、常常犯大意的錯誤,或者「冇時停」不停地走來走去、難以控制、上堂時騷擾其他人等等,都可能已經被懷疑是ADHD,並建議作進一步評估。

  5. 2022年6月29日 · 全港約有超過40,000名兒童及青少年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除藥物及言語治療以外,中醫亦有不同方法改善。. 註冊中醫師胡凱淋醫指,進行3次以上的針灸治療,可明顯改善學童專注力不足等學習問題。. 攝影:歐嘉樂. 今年十歲的Alvin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在 ...

  6. 2021年11月4日 · 近日有新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家長開始為子女升學問題擔心,知道傳統學校功課較多,考慮讓小朋友轉讀國際學校,希望功課量越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