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美食食記得知附近有間新國際西餐廳不錯. 沒想到一試便成主顧之後幾乎每星期都會去一次新國際西餐廳. 再者有時需要應酬客戶需要體面一點的地點. 因此不知不覺間也成為新國際西餐廳的常客. 服務生見到我也叫得出名字了XD ...

    • 崔智友的西餐廳1
    • 崔智友的西餐廳2
    • 崔智友的西餐廳3
    • 崔智友的西餐廳4
    • 崔智友的西餐廳5
  2. 沾美 buffet 是我近來蠻喜歡吃到飽餐飲,與大飯店相比,菜色種類數量約五至七成,但盤盤皆好吃,食材新鮮美味,尤其生菜沙拉部分很多樣,特調沙拉醬更是別家吃不到的好味,都是大飯店 buffet 無法相提並論

  3. 日據時代和風洋食味噌湯波麗路餐廳的咖哩雞燴飯相當能代表日據時代和風口味的西餐當時要價不菲台灣西餐起源可追溯到日據時代晶華酒店資深協理Robin說民國十幾到卅年間餐飲以日本人開的食堂與日軍招待所為主所謂西餐其實是日本的和風洋食配味噌湯」,與今天的定義大不同。 在日本餐廳當學徒或到日本工作的台灣人,後來也自己開餐廳,引進日本流行的「咖哩燴飯」、「炸豬排配玻璃生菜絲」等。 台北著名的老西餐「波麗路」即是代表。 當時一般人根本吃不起西餐,Robin回憶,一份「咖哩燴飯」要價十至十五元,但是當時一元能買到一斤米,可見其昂貴。 當然,大部分用餐者都是日本人。 日軍離台、蔣中正與國民黨來台,台灣餐飲變成上海人天下。

  4. 一九六一年創立的綠灣全盛時期是家擁有西餐廳炸雞店漢堡店麵包店的大型複合式餐廳營業面積三百餘坪是台北火車站前知名地標之一更是許多未婚男女心中的相親約會聖地。 然而,綠灣的經營盛況,卻在一九九一年台北捷運工程開挖後,遇上了前所未見的經營危機。 當時的台北車站商圈,除了得承受因交通黑暗期銳減人潮所產生的經營壓力,更糟糕的是,捷運施工單位不預警挖斷電纜、水電、瓦斯管線的事件層出不窮,以致商圈裡的所有店面根本無法正常營運。 因此,綠灣食品總經理廖本蒼,只得忍痛在一九九三年將西餐廳率先停業,其後並陸續結束漢堡店、炸雞店的經營,只留下二十八坪麵包店門市與八十坪廠房,以繼續服務老顧客。 沒想到,苦撐的綠灣反而成為站前商圈至今惟一沒有異動的老店。

  5. 雞腿肉汁豐富~ 再加上泰式酸酸甜甜的醬汁 即使氣溫飆到再高也很開胃啦~ 這裡的套餐一人份都是2百多元~ 除了主菜外還有搭配三菜一湯~ 以及餐後的飲料可以任選 再來看看這間店的裝潢吧~ 是不是很有懷舊西餐廳的fu呢? 店裡面還提供各式書報雜誌漫畫讓大家

  6. 香屋咖啡TEL : 2937- 9889 台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三段65號 營業時間:11:30 ~ 21:30 (週一公休) 木柵有一家老字號的西餐廳,在素食界默默服務了十八個年頭。 簡單舒適用餐環境,提供了多種蔬食套餐和咖

  7. 2019年1月28日 · 台北人大抵都知道沾美這間老字號的牛排館是中華民國第一家正式西餐廳1949年創始於上海先後在台北與香港各有分店當年與波麗路同為台北最頂級的西餐廳往來賓客皆為上流階層人士。 沾美-11. 遵循傳統、創新口味,加上親切如家人般的服務,成為許多達官政要、影視明星的聚餐首選,有不少歸國華僑到現在都還是一下飛機就非得要趕到【沾美西餐廳(Jimmy’s Kitchen)】來吃一頓,據說連五月天都常是座上嘉賓。 沾美-12. 早期做的是上海式西餐,又稱「海派西餐」,以焗、炸為主,著名菜色有焗龍蝦、炸豬排等,隨著國人養身意識抬頭,飲食習慣逐漸偏向原味,對於菜色上更趨向於少調味的精緻料理,正所謂「食材只要新鮮自然就會好吃」。 沾美-1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