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為強積金自願供款及延期年金保費增設稅務扣減合共扣稅金額上限3.6萬元政府希望今年最後一季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若草案獲通過最快2019至2020課稅年度開始實施

  2. 2018年7月6日 · 年滿65歲的長者投保一筆過的金額每月便可獲取固定年金直至終老香港年金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劉應彬昨表示本港人口老化持續不論最終認購反應如何都會把年金計劃恒常化

  3. 明報專訊2017年香港貧窮情報告》,長者貧窮人口達34萬政府2018年7月推出的公共年金計劃能否為長者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當中有什麼好處及不足本港長者貧窮情

  4. 2022年3月7日 · 根據年金計劃65歲的男性及女性若投資100萬元每月分別可領取年金5800及5300元圖為香港公共年金計劃廣告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如市民欠足夠積蓄應付退休生活不但影響生活質素亦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

  5. 2021年10月16日 · 明報專訊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提及將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他昨再在電台節目解釋稱要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香港人是不會接受」,目前看不到強制轉換的可能但不排除社會日後對年金看法有變。 他說退休後會購買年金,稱若可保證每年5%回報,「無理由不參與」,暫時計劃用300萬元購買。 羅致光昨於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澄清,受訪時的言論是年金制度已推行3年,須考慮與強積金銜接,方法包括鼓勵更多人購買、自動轉換或強制,但部分新聞標題只提「強制」,故公眾產生錯覺、以為政府考慮強制轉換。 羅致光強調,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目前看不到可能性。 參考新加坡 自動轉年金准拒絕.

  6. 時事議題﹕公共年金保障有限 [2019.01.10] 發表 推文 香港年金計劃2018年7月推出,圖為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左起)、財政司長陳茂波及終身年金宣傳大使黎明。 (明報製圖) ...

  7. 2018年3月公布結果顯示,以6分為滿分,評分最低的3個範疇分別為社區與健康服務 (3.67分)、房屋 (3.71分)及公民參與和就業 (3.87分)。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長胡令芳表示,社區與健康服務得分低,源於醫療服務輪候時間長及資訊不足等,另不少長者反映對家居維修感困難,社區及家中均需要無障礙設計的設施。 黃大仙區議員黃逸旭指,黃大仙有不少依山而建的屋苑欠缺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等設施,不少長者反映每天走樓梯非常辛苦。 不良營商. 2018年10月消委會發表《風險或機遇──共建長者友善消費環境的研究》報告,在2016年10至12月訪問1779人 (55至79歲),發現近四成於過去12個月曾有最少一次不愉快消費經歷,近三成遇上不良營商手法;七成受訪者稱市場上沒足夠合適產品或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