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炳良GBSJP (英語: Anthony Cheung Bing-leung,綽號張良 [5],1952年11月17日 — ),前香港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香港教育學院前任校長前香港立法局議員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客座教授

  2.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提示 :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 張仁良 (香港) 。 張炳良, GBS , JP (英語: Anthony Cheung Bing-leung , 綽號 張良 [5] ,1952年11月17日 — ),前 香港 運輸及房屋局 局長、 香港教育學院 前任校長、前 香港立法局 議員,現為 香港教育大學 研究講座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 公共政策學部客座教授。 [6] 背景 [ 編輯] 1952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畢業於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與 香港科技大學 經濟學系教授 雷鼎鳴 為同級同學 [7] 。 他原被派往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8] ,之後到 香港華仁書院 升讀初中,並在1971年畢業離校 [9] 。

  3. www.hkreadingcity.net › channel › CheungBingLeungAnthony香港閱讀城 - 張炳良

    2024年5月24日 · 王賡武乃海外華人史學大家、香港大學前任校長。 他於年近九旬之際寫下自己「長年半遊牧生涯」的故事。 其人生以殖民時代的東南亞為起點,歷經殖民、戰爭、動亂、革命,大半生在三大洲間遷徙,構成20世紀歷史洪流中一部豐富而獨特的流浪史。 回憶錄共兩卷,上卷《家園何處是》回望充滿不確定性和轉折的少年經歷,這段歲月對他影響至深,成為他治學和人生的底色;下卷《心安即是家》與太太林娉婷合著,兩人相識於馬來亞大學,在倫敦成婚,在異鄉生子,先後遷居五個國家、七座城市,共同尋求身份認同的歸宿:「我們住在什麼地方,那裏就是我們的家。 」 作者追述年青時期參與和面對的政治,觸及東南亞國家的民族覺醒,泛談家、國、世界、歷史、學術等經歷,讀時扣人心弦,值得今代感到身分迷惘的香港年輕人細讀,從而珍惜人生之旅。 《家園何處是》

  4. 2024年4月13日 · 張炳良. 他又說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但這並不一定意味香港仍然可以發揮作用所以超級聯繫人角色必須培育起來張炳良說有時候政府官員往往傾向於用官僚說話香港必須竭盡全力讓人相信香港仍然非常開放張炳良同意香港不能回到過去世界已經改變然而香港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目前的情況有一部分是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來發生的事情造成但現在已經有基本法23條和國安法相信市民總體上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中央的紅線已經很明確一切就緒後重要的就是要盡力擺脫2019年的陰霾。 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能夠做甚麼、應該做甚麼? 我想是的,我會敦促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年輕人,努力走出陰霾。 當然,2019年也有一些教訓值得吸取。 張炳良.

  5. 张炳良GBSJP (英语: Anthony Cheung Bing-leung,绰号张良 [5],1952年11月17日 — ),前香港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教育学院前任校长前香港立法局议员现为香港教育大学研究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客座教授

  6. 2018年9月10日 · (亞新社) 兩度萌生辭職念頭. 問題之尖銳令他先後兩度萌生辭職念頭張炳良憶述第一次是2014年當時高鐵工程最先被揭發需延期約兩年但被社會質疑他與港鐵合謀隱瞞」。 他憶述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曾致電張炳良向他拍心口稱高鐵可於2015年完工疑中留情」(benefit of doubt),相信港鐵卻釀成事件,但傳媒及公眾卻認為他有意隱瞞,「整件事件過程心情很複雜,當時決定若政府的獨立專家小組證實局長須就此負責,我願意立刻辭職」,最終沒有人被報告點名譴責。

  7. 2020年10月15日 · 專訪香港前高官張炳良落重典是無法解決人心問題的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一個殘局能不能找出一條出路你從一個實際角度來看必然北京是有主導權張炳良今年67歲曾當公務員80年代加入匯點其後成為民主黨創黨成員95年擠身立法局擔任議員。 後退出政黨,2005年獲邀加入行政會議,2012年加入梁振英班子,成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5年任期完結後重返校園研究香港管治,閒時授課。 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鄭佩珊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10-14. #國家安全法 #反修例運動一年 #拆局. 41. 香港《施政報告》原訂昨日出爐,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要往深圳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押後宣讀。

  1. 相關搜尋

    張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