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20日 · 從出生到手術都免費. 對外國人來說,公醫制最有名的就是「免費」這件事情 ,從看診、動手術、住院、社區保健、家醫師再到生孩子通通都是免費的,然而看似免費的背後,其實是相當大的國家財政支出,而這些支出又來自納稅人的稅金。 過去,公醫制度的預算、醫護薪資、患者看診權益等種種爭議就常躍上英國媒體版面。 台灣先保障工作人 vs 英國全民一視同仁. 目前, 世界主要開發國的社會保險精神 可分成兩種:俾斯麥 (Bismarck) 模式與貝佛里奇 (Beveridge) 模式,前者是台灣健保體制的靈感所在,後者則主導了英國公醫制度。 《 老人福利國際借鑑 》一書中談到,俾斯麥提出的社會保險模式是以「勞工」為主要投保對象,具有強制性;貝佛里奇模式則強調「普及式」的福利。

  2. 2017年7月5日 · 這本真人真事的回憶錄,為你揭發精神病院最真實的殘酷與苦難。 (責任編輯:鄭伊真) 病患裹著被單時,都必須在被單裡排泄大小便,這真是糟糕透頂的規定。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Faculty of Health & Life Sciences CC licensed. 文/ 咪咪.貝爾德/ 意芙.克萊斯頓. 韋斯柏洛州立醫院,一九四四年. 患者非常亢奮,處於過度聒噪及過度活躍的狀態,需要束縛,但會奮力反抗。 由於患者力氣很大,難以束縛,破壞了大量的約束帶。 持久束縛的程序包括交替使用拘束衣及冷包法。 「脫掉衣服! 」邰尼大吼。 我照做了。 「躺在這床上! 」他再次以那種沒必要的挑釁語氣對我粗聲怒吼。 我照做了。

  3. 2021年8月12日 · Anice H. 2021-08-12.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10 年前,IBM 引以為傲的 AI 醫療系統「華生」(Watson)問世,試圖要在醫療界當個稱職的 AI 醫生,但在 2018 年,卻有一份機密報告 洩露 「華生」(Watson)的技術有待驗證,究竟當初名聲大噪的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1940年7月,張伯倫因胃部劇痛而住進了醫院,醫生在手術後告知他手術很成功,「善意的」隱瞞了他其實已瀕臨胃癌末期的事實。 「1940年始終不是我最開心的年頭之一,但對許多其他的人來說,他們這一年過得遠比我還不幸。

  6. 2016年6月28日 · 醫師勞動改革小組的成立,是因為2011年4月27日一名成大實習醫生因過勞猝死,引發對於實習醫生工時問題。就在同年5月1日,台大與長庚等學校的學生們號召醫學生與醫師們上街,也是台灣醫生們首次以受雇者的身份參與五一勞動節,上街抗議。

  7. 2016年9月9日 · 但真正的病院裡,是什麼樣子呢? 與作者相談,覺得這篇的原意單純是想闡述,她自己在社會中作為大家口中笑話的精神病病人的感受。 並不是生病就很了不起,拿來要求大家政治正確——生病這件事情帶來的感受實際上很荒蕪,記錄下來只是想傳達這樣的感受和無助。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 林奕含. 旁觀網路筆戰,無論什麼議題:性別、省籍、薪水、麵包,筆戰至酣,一旦有人拋出卑劣的詞彙或偏激的觀點,反方一定會有人說:「樓上該去看精神科了。 」或者生活中遇到暴虐的客人,怠慢的上司,人也會罵:「有病就要看醫生! 我 常常想起精神病院的時光。 拆鞋帶、沒有沸水、不能用刀叉、不能用玻璃、瓷器、不能用橡皮筋。 放飯了,每個人用鐵湯匙切著排骨,那熟練讓我心痛。 生命在此忘記連續性,病院的時光本身就是一道烏黑的空白。

  8. 2017年7月12日 · 在過程中,醫師做的只是中止治療,看起來的動機不像主動安樂死一樣明顯,所以一般社會大眾比較能接受。 目前多數人認為被動安樂死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主動安樂死讓病人的死因是由醫師的作為所導致的,和「他殺」、「謀殺」沒有差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