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西湖三塔记》,宋朝话本,是为《白蛇传》源头之一。叙述杭州西湖有三个女妖精:卯奴、婆子、白衣娘子。它们以迷惑男人为乐趣,害了不少人的性命。当它们在淳熙间(1174—1189)的一个清明节迷住临安府少年奚宣賛时,终于被奚真人擒获,镇压在三个石塔之下。原来卯奴是只乌鸡,婆子是一只 ...

    • 概览
    • 简介
    • 古医籍的校勘
    • 方式
    • 体裁
    • 撰写原则
    • 常用术语
    • 书写常例
    • 点校说明

    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

    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又名校记、考异、考证。在中国,比较完整的校勘记以隋唐之间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为最早。此书为《周易》、 《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14种当时称作经典的书籍作注释和校勘,共31卷。宋代校勘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最著名的校勘记著作有张淳的《仪礼识误》3卷,方崧卿的《韩集举正》10卷,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辩证》10卷,岳珂的《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清代校勘学更为发展,对中国古代书籍,除了传统的经书以外,还对不少哲学、历史、地理、诗文集作了校勘,写成不少有价值的校勘记。这些校勘记大部分附于所校的书内,有的则单独刻刊,如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群书拾补》等。

    校勘记是校勘成果的文字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撰写切实简明的校勘记,"可以使校正者有据,误校者留迹,两通或多歧者存异。" 它通过条列校勘异同得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书者对古籍校勘整理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校勘记的撰写,已成为校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中华书局于60~70年代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于每一史书的每一卷后面都附有校勘记,体例较为完善。

    校勘记又名校记、考异、考证。校勘记作为校勘成果的文字表达形式出现,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校勘工作和校勘学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古籍的校勘工作,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周代已有正考父校《商颂》,如《国语·鲁语》云:"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史,以《那》为首。"其后有孔子校勘"六艺"、子夏校勘古《史记》 。而官方组织的大规模校书活动,则始自于汉成帝河平年间的刘向校书。

    古医籍的校勘是否起自先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一些出土的医学文献中可见,早在汉或汉以前的医籍中,已有较多异文出现。今存《素问》、《灵枢》两书中,也收录了部分异文。如《素问·缪刺论》:"其状若尸,或曰尸厥。"《灵枢·口问》:"故曰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这些异文说明古人在整理编纂时,已注意到对原文的校勘。

    有明确记载的古医籍校勘工作,当始自西汉李柱国校方技之时。《汉书·艺文志》云:"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据前人总结,刘向校书之时,曾备众本、订脱误、删复重、条篇目、定书名、谨编次、析内外、待刊改、分部类、辨异同、通学术、叙源流、究得失、撮指意、撰序叙、述疑似、准经义、徵史传、辟旧说、增佚文、考师承、纪图卷、存别义,作过大量的校勘工作。如《战国策书录》云:"所校中《战国策》……本字多脱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者多。"《列子书录》云:"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由此推知,李柱国亦必对医书进行过兼备众本、比勘文字、篇第审定、定立书名、厘定部居、叙述源流等工作。虽然所校医书早佚,其医籍校勘的详情以及是否撰有校勘记等情况,已无从考知。但李柱国在医书校勘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李柱国实开医书校勘之先河。其后有晋·王叔和、唐·杨上善、唐·王冰、宋·林亿等人均作过古医籍的校勘工作,并有校文存世。

    今存《伤寒论》正文中,有校语若干条。如《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条云:"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小青龙汤条云: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语。"又心下痞用五苓散条云:"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据张灿玾教授考证,此等校文当是出于叔和之手。 从而说明王叔和在重新编纂仲景佚书时,亦作过校勘的工作。

    唐代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已注意到《素问》、《九卷》等不同传本间的差异,并广备众本,多方征引,对经文进行了校勘。就《太素》今存篇卷内容统计而言,杨上善共出校文124条。在校勘方法上,运用不同传本相校、他书传文相校、本书内容前后互校、医理或文理相校等多种方法。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脱文、异文、存疑等多个方面。其校文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误文,多用"字误"、"字错"、"错为某某字"等形式表示。如卷二十三《杂刺》:"阳刺,入一傍四。"注云:"本作阴刺者,字误耳也。"②脱文,多用"当是脱"、"脱某某"等形式表示。如卷九《十五络脉》:"手心主之别……出于两筋间。"注云:"检《明堂经》两筋间下,有别走少阳之言,此经无者,当是脱也。"③异文,多用"有本为"、"有本作"、"一曰"、"一本"等形式表示。如卷三《阴阳杂说》:"肝至悬绝九日死。"注云:"有本为十八日"。④存疑,多用"未详"表示。如卷十一《气府》:"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六穴,项中央三,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间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注云:"《明堂》从兑端上项……凡二十四穴,督脉气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

    运用多种校勘方法对古医籍中的异文和疑误进行比勘分析之后,会取得许多成果。如何将这些校勘的成果表达出来,前人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校勘的目的不同,校勘记的书写要求也将随之而异。

    校勘的方式多种多样。戴南海《校勘学概论》将其分为:存真、校异、订讹三类。钱玄《校勘学》将其分为:定本式、底本式、札记式三类。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将古医籍的校勘体裁分:留真式、校异式、底本式、佳本式、定本式等五类。综合以上各家,概述如下:

    (1)留真式

    是为保留珍善本原貌而别出校记的一种校勘方式。对于一些珍贵的古本或孤本医籍进行校勘时,因其文物或文献学价值较高,为保留其原貌,一般要对书籍的外形,包括书的行款、版式、字画的差异、纸质,旧本上的圈点、收藏图章等情况要进行描述。此即戴南海《校勘学概论》所谓"求古本之真"。此类校勘,多为收藏家所为。如清代黄丕烈对宋刻《伤寒总病论》,从影抄至校勘翻刻均采用了此法。其校勘记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别书校记。如黄丕烈"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云:"观诸家抄本,多有异同,或未见宋刻,传写互异;或依据张书,增补失真。故今将宋刻庞《论》翻雕,未敢辄改原文,即有抄本义长者,亦第摘取备考,别疏为札记附于后。"日本江户医学馆刊行的《医心方》,亦取此法,并将校勘札记附于卷后。

    (2)校异式

    是不改动原文,不断其正误,只将不同版本及他校的异文在校勘记中详细列出的一种校勘方式。藏书家校书,多采用取法。校书人亦有取用此法者,如清代陆润庠家藏抄本《针灸甲乙经》,取《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相校,即取此法。肖延平校《黄帝内经太素》,大多校文亦取此法。这种方法,只校异文不改其错,虽可避免妄改之弊,但难以达到"正谬误"的校勘目的。对一般读者而言,会感到无所适从,徒增其不便。但其校文对研究人员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人对校文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形式。现以张灿玾教授的《中医古籍文献学》为基础,将其归纳为:随正文附记、朱墨分书、迳改、书内附见校勘记、单篇别行校勘记等形式。

    随正文附记者,是将别本异文附记于正文之后。如今存《素问》与《灵枢》两书正文中所存少量校文,即属此类。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正文与校文的混淆,后世很少采用。

    朱墨分书法,见于雕板印书之前。如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云:"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王冰用朱墨来区分原书旧文与新加文字。此外,校书人为区别不同校文,亦有取朱、墨分书方式者。如日本小岛尚真父子校勘《针灸甲乙经》医统本,其中以正统重抄本相校者,皆以"赭笔校雠",以《素问》及《灵枢》相校者,亦或取墨笔书之。这种方式给传抄及雕版印书带来诸多不便,后人校书少用此法。

    书少用此法迳改,即直接改动原文,不加校记说明。如明·吴敏学所校诸书,多未留校记。近代亦有采用此法者。采取这种方式,使后人无法了解其迳改之处原系何字,是否确系误文,难以进行核对,亦无法复原。所以校书一般不采用此种方式。

    书内附见校勘记,即于正文之外,另写校勘记说明校改的内容与理由。校勘记与原书合刊在一起。这种方式可反映出底本正文与校出异文的原始面貌,以便于分析判断,即使误改亦可复原。后世及今人校书,多采此种方式。根据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①置于书末的校勘记,一般适用于原书内容较少或校记不多的古籍。如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备急于金要方》的"考异"等。为了检索方便,采用此法-般应注明提校字词的页、行、字,标示其位置。

    校勘记是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异文"、"考异"或"辨证"、"辨误"。其撰写目的,一则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则备列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撰写校勘记,是校勘工作中的重要一步。校勘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反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校勘记的撰写水平。

    校勘的目的和体裁不同,出校的数量与校勘记的撰写方法亦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凡改动底本上的任何一个字,包括误字、脱文、衍文、倒文等,均一律出校记;②虽不改动原文,但若校出的异文有参考价值,如其义两通,或多歧可存异者,亦应出校记说明。③凡作者引书或引事有误,虽不可改动原文,但要出校记说明其误。④凡作者避本朝名讳或家讳者,一律不改,但对影响文义理解者应出校记说明。⑤各本之间的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俗写字,一般不出校。⑥根据校书的目的和读者群的不同,一般普及性著作的出校应精少简明,研究性著作的出校应广博深透。

    校勘记的撰写,并非是简单地分条过录的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出校精要。这就需要对校勘所得进行分析归纳,对异文疑误有所删汰,从而确定哪些异文疑误必须注出,对异文的质量和疑误的价值进行恰当的估量,存精去芜,得要而出,以免罗列无遗,烦琐无用。异文都是有版本出处的,或出他本,或出他书。习惯上估量异文的质量,大多看版本是否为古本善本,是否为名家校本。其次必须对校记的行文进行加工。校记在行文上,宜用精练准确,简明扼要。所以,在撰写校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校之文不宜过长。一般只提记需要校勘的字词或文句。如《中医古籍整理点校本编辑体例、抄写规格和标点注意事项》云:“校勘、训诂提示的字句,均不加引号。校勘记只提示与校勘有关的字数,不必提示文句。提示字句之下或后空一格,写注文或校记。提示语句过长者,中间可用删节号”。 ②据校者应标记其名称,版本或书名较长者宜采用简称,篇卷名称过长者宜用卷次或篇次称引。如《甲乙甲乙经》卷之一五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可记作:《甲乙》卷一第五。③行文时要注意文字精练,用词准确。多采用浅近的文言撰写,用语力求规范,尽量使用校勘术语。

    是非校勘语

    常用的有:"据改"、"据补"、"据删"、"乙正"等,多用于说明有明确依据的校改内容。

    倾向校勘语

    常用的有:"疑误"、"疑脱"、"疑衍"、"疑倒"、"当作"、"当改"、"当删"或"义长"、"义胜"等,多用于说明没有把握确定错误的异文,但校者有倾向性意见者。

    异同校勘语

    常用的有:"某本(或某书)作某"、 "某本(或某书)有某"、"某本(或某书)无"等,多用于说明是非难定的异文,校者亦无倾向性意见者。

    误文

    凡属底本明显误字,据校本或本书改正者,可记作:某 原作"某",据某本(或某书某卷某篇,或本书某卷某篇)改。如《甲乙经》卷一第一"精舍志",注:"志:原作'气',据《灵枢·本神篇》《太素》卷六残篇改。" 凡疑底本误文,但诸本皆同,缺乏校改证据者,可记作:某 诸本同,疑为"某"之误(或作:疑有误)。如《六因条辨·春温辩论》"人生一小天地"注:"生,诸本同,疑为'身'之误。" 凡属原书作者引文有误者,一般不改,只于校记中说明,可记作:某某 当是作者记误。如《六因条辨·阴证八难》:"《内经》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注:"《内经》所谓:按下文原系《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非《内经》原文,当是作者记误。"

    脱文

    凡属底本明显脱文,据校本增补者,可记作:某 原脱,据某本或某书某卷某篇补。如《针灸甲乙经校注》卷三第八"风门,一名热府"注:"一名,原脱,据《外台》卷三十九、《千金》卷二十九、《铜人》卷四及前后文例补。" 凡疑底本有脱文,虽未据补但有倾向性意见者,可记作:某 此后某本或某书某卷某卷有某字,疑脱或当补。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阳明根起于厉兑。"注:"厉兑,此后《灵枢·根结篇》、《太素·阴阳合》均有'结于颡大'四字,据此前太阳文例,疑脱。"《素问·刺志论篇》"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当补此四字。" 凡校本多出的文字,尚难判断是否为脱文时,可记作:某:此后某本或某书某卷某卷有某字。如《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不可妄下及妄攻发。"注:"发:此下聚珍本有'此辛凉调之'五字。"

    衍文

    凡属明显衍文,据校本删者,可记作:某 此后原衍某字,据某本或某书某卷某篇删。如《针灸甲乙经》卷一第一:"肝,悲哀动中则伤魂。"注:"肝:此后原衍'气'字,据《灵枢·本神篇》、《太素》卷六残篇及余脏文例删。" 凡底本字多,而疑为衍文者,可记作:某 某本或某书某卷某篇无,疑衍。如《针灸甲乙经校注》卷二第一:"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注:"别也,《太素》无。按此段文字有韵,所与上下'下'相协,皆上古音鱼韵平声,故'别也'二字疑衍。" 凡底本字多,而难以判断是否为衍文者,可记作:某 某本或某书某卷某篇无。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注:"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甲乙经》卷六第七同。《太素》卷三残篇无。"

    古籍校勘完毕,一般需要撰写一篇点校说明,向读者介绍该书的基本概况、校勘的依据和出校的原则及对校文的处理情况等内容,便于读者阅读与利用。点校说明的位置,可置于书前,亦可放于书后。放于书前者,一般称"点校说明",或名"凡例"、"叙言"、"前言";置于书后者,一般称"校后记",或名"跋"。从其篇幅长短而言,书于前者宜短,书于后者可长。若书中校注兼备者,则多称"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

    点校说明的撰写,应做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一篇完整的点校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作者生平简介;②著作年代、流传情况、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③版本源流系统;④底本和校本的选择及各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⑤校勘本书引用的资料及汲取前人的校勘成果;⑥校勘体例和原则,包括对错误性异文、非错误性异文、难以判定是非的异文的处理方式;⑦其他方面,如版本简称或引书简称等。上述各项内容,根据所校古籍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详可略。

  2. 《海内十洲记》,古代志怪小说集。一卷。又称《十洲记》。旧本题汉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 ...

  3. 出处.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2]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 ...

  4. 茅亭四周的植被郁郁葱葱,竹木结构的茅亭依岩而建,太守的意思,得之半山,所以取名为半山亭。. 道光二十二年,家父在 兴义府 任太守,在他的治理下,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淳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所以太守常常与民同乐。. 因为太守施德治,得到了人民 ...

  5.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 6 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 金,伪吴时贵将 7,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 8,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 9,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

  6. 记(拼音:j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言、己声。“记”字的基本义为记录,就是把口头的话、口传的事写下来。后引申为写下来的书或文章,由此又引申为一种文体。“记”由本义又引申为记忆、记住的含义。还引申为标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