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救世軍社會服務為在困境中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適切的援助及服務。 作為一個基督教組織,我們致力為服務使用者提供身、心、靈的全人照顧。 社會服務的使命. 我們致力為有需要人士和弱勢羣體提供多元化而優質的社會服務,以照顧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全面發展。 我們承諾為社會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作出回應,以及致力倡導社會公義。 我們透過信仰提供社會服務,從而活出基督的樣式及福音的訊息。 理念. 人們透過與神,其他人及所有受造物關係的轉變,從而在社會上享受富足的生活。 價值觀. 致力倡導社會公義. 尊重人的尊嚴及異同. 着重同理的愛. 服務一視同仁. 了解更多. 青年、家庭及社區服務.

  2. 疫情下的護老者. 70歲的錢女士,患有高血壓、慢性氣管疾病、關節痛症、骨質疏鬆等疾病,需要定時覆診。 雖然年紀不輕,又患有慢性病,錢女士仍要照顧73歲、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白內障和柏金遜症的丈夫。 由於丈夫需要長期臥床,他的出入、身體轉移等都令錢女士倍添心神,處處皆要小心扶助。 在家中行走時他要使用助行架,外出則需要坐輪椅,錢女士幾乎寸步不離地照顧他。 另外丈夫需要使用尿片,每晚錢女士要定時為他替換尿片,使她幾乎每晚都不能好好入睡,照顧壓力大增,以致身心俱疲。 疫情下照顧壓力大增 錢女士是救世軍護老者服務的會員,主要參加護老者訓練及透過機構買長者奶粉、尿片等。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錢女士的照顧壓力不斷增加。

  3. 救世軍早在1988年已提供長者照顧者服務2003年由資深照顧者成立護老者協會」,這是香港首個照顧者組織讓護老者交流意見並定期向政府反映狀況及建議政策每年與安老事務委員會會面

  4. 2023年6月27日 · 經過一年多的醞釀,「救世軍護老者協會在護老者的倡議下於2003年1月11日成立讓護老者有平台表達意見並推動社會人士關注護老者的需要及認同其社會功能為照顧者護老者以至社會服務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一起同行,一走就是二十年,潤物雖無聲,卻處處是足跡。 協會在歷屆幹事、會員與同工的努力下,積極向政府反映相關社會政策的意見,連繫各界,共同為護老者發聲之餘,更重塑了護老者的社會角色。 二十年來,協會的幹事們都經歷了成長與轉變,由最初較為被動,到慢慢克服與衝破心理關口,積極參與每一項護老者議題的討論、凝聚各區會員、主動在群眾中表達意見,動員社區資源共同解決護老需要‥‥‥成長的不只是協會,更是護老者本人。 回顧同行之路,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激勵成長的過程。

    • 臨終照顧服務強調「長者為人」 疫情下面對挑戰
    • 研討會肯定計劃成果
    • 關於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
    • 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下稱計劃)於研討會的個案分享

    隨著長者踏入晚年,他們或會面對不少病患,如認知退化,對外界反應和情感表達逐漸衰退等,在照顧上有一定挑戰。於2018年,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與香港大學總結過往經驗,研發以強調「長者為人」及運用科研為基礎的「核心支援模式」內之「九宮格」(見附件),為晚期病患的長者進行全面評估和心理社交支援,更有系統地審視及找回每一位長者的獨特為人(Personhood),包括其經歷、個性及特質等,從而提供切合其個人和家庭需要之臨終照顧。 然而,過去一年,疫情阻礙了居於院舍的長者與家人的溝通,對院舍及家人帶來了考驗。計劃團隊努力不懈,透過「核心支援模式」持續協助院舍和家屬,全面審視長者需要,提供更彈性和富創意的手法支援長者。於研討會上,救世軍前線社工與香港大學學者等探討該模式,並分享應用成果,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於會上讚揚計劃成果:「香港正面對疫情打擊,而整個社會亦深受疫情和連帶的經濟影響所困擾。我們致力解決當前問題的同時,亦不忘採取中期措施以解決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問題。為此,我們早前就制定明確統一的預設醫療指示立法框架建議進行了公眾諮詢。我們很高興於諮詢過程中獲得廣泛支持。」 救世軍港澳軍區總指揮李光秋上校表示,感謝”la Caixa”基金会及東亞銀行十年來的一貫支持。他說:「在推展臨終照顧服務的新模式上,我們面對不少挑戰,但我非常感激過去十年有捐助機構及這麼多位合作伙伴的支持及努力,他們的付出對於在院舍推動臨終照顧服務新模式上尤其重要。」 東亞銀行慈善基金董事兼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先生亦表示:「我們希望是次研討會可成為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讓大家就相關臨床知識...

    承蒙”la Caixa” 基金会與東亞銀行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捐助,計劃自2010年開展,以「完善人生、完善關顧」為宗旨,致力拓展一套於院舍運作的臨終照顧模式,提供早期介入、晚期照顧、「伴你心中願」等支援服務,為晚期長者及其家屬提供身、心、社、靈的全人照顧。同時,計劃致力帶動社區及安老業界關注臨終長者的需要,透過醫社協作、公眾教育及員工培訓等,持續拓展適用於本地安老服務的臨終照顧模式。

    一.) 年屆100歲的男院友先後居於救世軍院舍接近30年,近年患有晚期認知障礙症及貧血,過去三年不時失去意識而需要頻繁送院。院友因疫情需要接受隔離,院舍轉介案主至「完善人生」計劃團隊評估,接受醫療及心理社交支援,減低進出醫院的次數。由於子女因疫情已有差不多一年沒有親身接觸長者,故家人在一次視像會議見父親如此體弱,感到十分難受,院舍及「完善人生」計劃團隊透過「核心支援模式」了解案主的為人(Personhood) 。同時,社工們協助子女回想與父親的生活點滴,為案主最後的人生階段,制訂個人化的感官刺激活動,包括陪他在病床上「喝普洱」、「試聞山竹牛肉」及「想像品嚐乾炒牛河」等 ,又安排父子二人看足球賽事,享受年輕時的消閑活動,於疫情中重拾家庭聯繫、為預備離世的父親,送上美好回憶。 二.) 由於疫情,...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4年5月7日 · 嶺南大學嶺大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與救世軍護老者服務及救世軍護老者協會於 4 25 日舉辦了孫輩照顧者的需要實踐及政策研討會。 是次活動有近 80 位人士參與,包括福利機構主管、企業負責人、前 線 社工、教育工作者、學生、照顧者及 ...

  7.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成立於二零零三年一月十一日,為救世軍長者服務之附屬組織,旨在強化家庭支援功能推展護老工作的持續發展及促進社會對護老者角色及社會功能的認同救世軍護老者協會特別對 是次長者住宿照顧服務顧問研究的建議,提出以下回應: . 一. 引入經濟狀況審查機制. 現時長者申請長期護理服務時,需按「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主要考慮其身體缺損程度、精神健康狀況、家庭支援系統等為申請準則。 協會認為引入經濟狀況審查機制,必須以不影響長者接受長期護理服務的權利為前題,以及不應作為決定長者能否申請長期護理服務的主要條件。

  1. 相關搜尋

    救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