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5日 · 1. 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詞典. 在「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辭典」裡,透過兩岸學者專家的共同收集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台灣與大陸差異用語,並且每個詞條都有兩岸對比的解釋。 在詞典中,以文字「主題」來分類,例如這是生活用語、科技用語、藝文用語、娛樂用語等,你也可以直接瀏覽來認識兩岸用詞的不同文化。 例如「房車」這個用詞,在台灣通常指的是小台轎車。 但是在大陸的「房車」指的則是大台的可以當臨時住家的露營車。 這樣一個同名詞彙,在台灣與大陸就有完全不同的解釋。 或者當你遇到疑惑的詞彙,也可以利用「兩岸差異用詞辭典」來直接搜尋,把關鍵字丟入搜尋欄,就會找出這個詞彙在台灣與大陸有哪些解釋,這時候「點擊詞彙」,可以看到更詳細說明。 2. 萌典:兩岸詞典.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1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2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3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4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5
  2. 2017年6月21日 · TimeTree 家人情侶生動交流的共用行事曆,約行程像有趣聊天. 雖然 Google 日曆 也可以共用行事曆,不過來自日本特別針對「共享與溝通行程」而設計的「 TimeTree 」,在輕鬆而便捷的「 聊天化 」介面中,確實帶來了一個更生動、溫暖而且有趣的共用行事曆專門 App ...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1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2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3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4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5
  3. 2017年8月19日 · 1.識別郵件標題. 這類釣魚詐騙郵件類型非常多變,除了那些「最容易辨識的」情色郵件、獵奇郵件(某某熱門檔案下載)、恐嚇郵件(如果不怎樣,就會損失多少金額),這些基本款我們要先有基本認知,郵件內容本身可能就違法的信件他的本質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更沒必要為了好奇心,去打開可疑的郵件。 但並非釣魚詐騙郵件只有獵奇、情色、恐嚇! 很多更聰明的釣魚郵件會假冒成跟正經的時事有關(例如之前的二代健保繳款說明),或是假裝成跟你的真正工作有關(例如你的某某帳號確認)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近一步確認。 所以第一步,先從郵件標題,辨識過濾掉獵奇、情色、恐嚇的內容。 接著如果是跟時事、工作有關,而你真的很想看看,那麼就進行下面的步驟。 2.確認件者地址. 接著可以確認一下件者是誰?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1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2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3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4
  4. 2017年6月7日 · 1.家庭日常瑣事同步管理與提醒,避免誤會. 在 Google 日曆網頁版中同樣可以建立「多個行事曆」,並且這些行事曆可以「跟不同的人共用」,例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跟家人共用的行事曆,把家人邀請進來,以後在這個行事曆上新增的行程,所有的家人都可以在自己的 Google 日曆上看到。 方法很簡單,在 Google 日曆的網頁版左方,新增一個行事曆,選擇要「 共用這個行事曆 」。 然後在共用設定中,把家人的 Google 帳號輸入,就可以開始共用行事曆了。 於是,我和老婆就會把需要讓彼此知道的行程,都放入這個共用行事曆中,彼此提醒。 例如我太太預約了來家裡幫忙洗洗衣機的服務,她就會直接把這個行程加入我們共用的家庭行事曆中,我就會看到。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1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2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3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4
    • 春色寄情人中國人5
  5. 2015年8月11日 · Esor Huang.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 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21, 2018. pyTranscriber 影片自動上字幕免費軟體!

  6. 2016年12月3日 · 雖然郵件列表中會有寄件者,但看到Esor這個人,不一定知道他是屬於電腦玩物這個公司,因此還是應該註明自己的公司,這可以表明自己來信的立場,並且讓對方感覺是正式的來信,這是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同樣的我覺得也可以增加對方開信率。

  7. 2015年11月15日 · 1. 週期原則 :在真正需要的時間才去檢查郵件. 從多年前開始,我就不再使用「新郵件提醒」的工具(所以電腦玩物上也不再介紹類似工具),因為一直讓隨時進來的新郵件發出提醒,就只是讓自己被迫追著郵件跑而已。 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看看,給自己「訂一個檢查郵件的週期」 ,這個週期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型態可能不同,例如你正在與客戶為一個專案截止日在彼此確認最後細節,那這個週期或許是一個小時。 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處理郵件上的回信,那麼這個週期或許是半小時。 但是如果是日常一般工作,以我自己來說,這個週期可能是每天的中午檢查郵件一次,下班前檢查郵件一次,這麼大的週期跨度。 為什麼呢? 因為郵件只是接收了任務,我們總是「需要時間處理」吧? 那麼如果我們只是在接收任務而不處理,又怎麼把任務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