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6年10月30日. 對於李嘉誠而言,亞洲最偉大的慈善家可能比亞洲最富有的人,更能代表他對自我的期許。 他在商業世界的崛起,是亞洲經濟奇蹟的縮影,如今,通過李嘉誠基金會,他要向世人表明,財富的力量應該用來推動社會進步,自由選擇與個人尊嚴才是構成美好社會的基礎。 反思走過的道路. 「對我來說『終身』一詞給人的感覺是巨大沈重的,令人不得不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 」9月5日,新加坡,當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的李嘉誠說到這句話時,我想起了他拍攝於1943年的照片,他面容清秀卻神色憂鬱,頭髮短簇簇的,身體有點扭曲的站立著,像他的表情一樣不舒展。 過分勞累、長期缺乏睡眠與營養、精神孤單等多重打擊,使李嘉誠已徹底消瘦下來了,身高170釐米的他,只有102磅重。

  2. 那一年,李嘉誠升入初中,在沒有任何人的提醒下,他突然意識到了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這讓他一改往日的貪玩,開始發奮,每晚主動背書、默寫。 這種一夜之間的改變甚至曾令其父不解。

  3. 小學三年級時因家貧被迫輟學,後來再次獲得上學機會,畢業後回鄉當小學教師。 肖琴、肖燕雲 小學時因家貧困,只能負擔一人求學,妹妹抓了長的稻草,可以繼續上學,成績一向優異的姐姐則留在家裡當農民。

  4. 曾經在全球華人社會中創造企業傳奇的李嘉誠﹐於七十一歲之齡﹐正揭開生命中新一頁的傳奇。 他要打破華人家族企業「富不過三代」的宿命﹐全力建立企業王國的制度化﹐追求永續經營的理念與實踐﹐並總結多年管理的經驗﹐使李嘉誠的管理哲學成 永不熄滅的理想火炬。 重視組織上制衡. 「不要以為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李嘉誠引用清末張之洞的名言﹐暢談自己的管理心得﹕「中學也有為用之處。 」他表示必須賞罰分明﹐但也要知人善任﹐然而更重要的是組織上的「制衡」。 他舉出國際財團霸菱的例子﹕數年前該集團在新加坡的運作出現紕漏﹐讓一名操作員利森虧掉大錢﹐自己終陷囹圄﹐這除了是當事人犯錯﹐也因為組織上缺乏制衡。 但組織必須配合人性化的管理。

  5. (香港,2016年12月19日)由李嘉誠基金會大力支持的幼吾幼慈善基金,於昨天 (12月18日) 在山頂舉行「幼吾幼慈善步行」,為「333小老師培訓計劃」籌款。 出席步行籌款活動的包括幼吾幼慈善基金主席莊學熹先生、執行董事林劉淑英女士、董事陳利松先生、董事莊學海先生及幼吾幼慈善基金暨李嘉誠基金會董事... 閱讀全文. 2016年11月15日. 奧克蘭大學獲李嘉誠基金會500萬紐元捐款推動創意與公益事業. 新聞稿.

  6.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與中國教育部合作推行的中國西部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計劃,自二 一年初實施以來,已經完成了一萬個中小學教學示範點的建設工作,令這些中小學能透過中國教育 星寬帶多媒體傳輸平台,接收教育資源信息,打破大山對知識傳播的阻隔。

  7. 李嘉誠先生相信通過教育可增強人力和文化資源,通過醫療項目可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二者均為重要的社會資本。 自一九八 年至今李嘉誠基金會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公益慈善基金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的支持款項約七十六億港元。 聖保羅男女中學校董會同人對於李先生的支持和認同,除衷心感謝之外,將會更努力加把勁,悉心培育學生知識和國際視野外,更會栽培他們成為大公無私的明日領袖,以服務貢獻社會為己任,以不負社會的期望。 - 完 -. (香港,二 五年九月八日)聖保羅男女中學喜獲李嘉誠基金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