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4日 · 據悉2001年起已擔任港大副校監的李國寶以及前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均有嘗試調停兩人關係李國章昨透過助理回應稱:「對於爭議李教授沒任何意見王沛詩2022年1月獲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委任為港大校委會主席接替曾被稱為沙皇的李國章張翔則在王接掌校委會前兩個多月獲提前續任5年任期至2028年。 張翔2018年擔任校長,長年在美國做教研的他,上任後引入美式管理作風,包括嘗試提拔年輕學者,以及修訂招聘程序「搶人才」。 張翔的管理作風引起部分人非議,有說長期服務港大的校長司機遭解僱。 王被指過問校內管理決策. 有資深校內人士形容,王沛詩上任後處事方式與前任李國章不同,王被指過問校內管理,包括個別人事、財政或部門運作。 至於張翔,因推動改革,在校內「得罪頗多人」。

  2. 2022年1月1日 · 剛卸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的李國章今日2022年1月1日出席商台節目他形容國殤之柱是騙局,「有少少係呃人」。 他稱創作者高志活最初製作國殤之柱是紀念1995年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聯邦調查局大樓爆炸案惟美國拒絕接收雕像輾轉交予香港支聯會並改為紀念六四事件。 他亦稱,雕像上的人像是西方人而非中國人,與六四完全無關。 李國章又稱,如果雕像在颱風期間倒下傷及途人,港大要負上責任,故校委會在諮詢法律意見後,決定移走《國殤之柱》。 對於校方不再承認港大學生會的角色,他不同意這是壓迫或打擊學生。 而港大學生會評議會通過「哀悼」七一刺警案疑兇的動議,李國章認為他們盡快道歉是好事,亦接受他們知錯能改,但不能接受學生受人擺佈做出無道德的事。

  3. 2022年1月2日 · 明報專訊港大上月22日深夜拆走豎立在校園多年的國殤之柱」,剛卸任港大校委會主席的李國章昨指國殤之柱原本不為紀念六四形容是指鹿為馬」、「騙局」,質疑像不是中國人是西人如何紀念六四? 」又稱正諮詢法律意見查究雕像擁有權。 國殤之柱創作人高志活回覆稱,他創作國殤之柱目的是紀念世界各地發生的眾多反人類重大罪行,雕塑頭像代表不同種族的人,強調1997年決定將國殤之柱在港豎立,是為紀念六四事件,斥李國章試圖抹煞歷史。

  4. 2021年12月24日 · 至少兩名熟悉李國章的政界中人認為,「速戰速決方式符合李的處事作風也或是因為李要在任內留下功績,「光榮卸任」。 李國章透過發言人回覆稱作為校委會主席有責任作出合乎大學最佳利益的決定

  5. 2021年8月21日 ·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昨日閉幕通過任命行會成員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為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有關任命是填補前委員2018年逝世的劉迺強之空缺任期至2023年6月李國章表示榮幸獲委任深感肩負重任。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6. 2021年11月25日 · 明報專訊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任期本年12月31日屆滿據了解李國章將卸任現任校委監警會主席王沛詩是接任人選之一。 她是行政會議成員廖長江的妻子,今年6月掌監警會。 教育局稱,政府會在適當時間公布委任安排,稱一如既往,政府委任時恪守「用人唯才」原則,考慮候選人才能、專長、經驗、誠信和服務社會的熱誠等,並考慮機構的運作和香港專上教育發展需要,委任合適人選。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7. 2021年9月20日星期一.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原26港大生禁足校園 李國章現6人未解禁. 【明報專訊】港大學生會評議會7月通過議案「感激」七一刺警疑犯,港大本月初正式勒令禁止出席該次會議的學生禁入校園及用設施,涉及26人,包括4名被控告的學生。 據知部分學生其後向校方解釋並獲解除「禁令」。 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昨稱,現在有6名學生不可回校上課。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