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2日 · 長實集團(SEHK:1113)週四(3月18日)宣布業績同時宣布向嘉誠基金會收購持有的基建項目股權及回購股份。 有分析指長實完成這些交易後,大股東將會部署私有化長實,惟投資者絕不能押注長實私有化。 因為小股東處於被動位置,隨時錯失另一隻十倍股,投資者博私有化的機會成本變得極為昂貴。 更多分析 通脹及英鎊回升 長實、長和否極泰來? 剖析投資者押注長實私有化的機會成本分析前,筆者先分析今次收購及回購的交易細節。 長實向嘉誠基金會購入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Wales & West Utilities及Dutch Enviro Energy權益,作價170億港元,相當於賬面值1.22倍。 收購及回購股息增長13.7%

  2. 2021年8月16日 · 收購聯合船塢不影響大局. 至於長和亮點是自由現金流達399億港元,按年上升348%。 不過,今年上半年長和並無作出重要收購,反而出售了歐洲鐵塔資產。 2020年起長和已經沒有進行重大收購;即使近日長和收購聯合船塢的50%股權,亦不能明顯提振盈利。 在長和收購基建及電訊資產日趨困難的環境下,肯定不會成為澤鉅的至愛。 相反,澤鉅必定催谷長實,事關主力投資房地產的長實在海外收購房地產受到的政治阻力較少,故在收購海外房地產業務達致增加經常性收益的可操作性較高。 除了投資倫敦的商廈外,長實收購英國酒吧業務,但項莊武劍意在沛公,長實旨在增加零售物業的規模。

  3. 2019年12月11日 ·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4. 2023年4月18日 · 騰訊大股東Naspers在2000年以1,260萬美元從電訊盈科(0008.HK)手上購入騰訊股權,現時已經變成一筆約10,000億元的財富。 一直以來外界對澤楷錯失了這宗交易感到婉惜。 惟馬化騰做夢也沒有想過騰訊會發展成市值達數以萬億美元的企業,更遑論作為投資者的澤楷。 何況,Naspers接貨時,騰訊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 事後騰訊能夠成功突圍,既有創辦團隊的努力,也有運氣使然。 至於首富兒子與股王擦身而過,只能解釋為當時有減債的逼切性。 轉倉為再減持序幕. Naspers在2021年首度減持騰訊後,先後曾經兩度顯著減持,今次Naspers將持股存入中央結算,可算是第三度顯著減持的序幕。 而先兩次顯著減持,股價顯著下跌,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5. 2019年7月23日 · 財務自由的5條路:以專家成為資產 (上) 2019-07-23 龔成. 在5條 財務自由 之路中,能較有效利用原打工職位的,除發展成生意外,發展成為專家就是另一條可行的延伸路。. 因為每個人職業不同,故總有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專業知識,問題是如何將這些知識市場化 ...

  6. 2019年12月17日 · 擁領導地位的信義玻璃 - HK MoneyClub. 2019-12-17 龔成. 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XINYI GLASS HOLDINGS LTD. 股票代號:0868. 市盈率:9倍. 每股盈利:$1.06. 市值:$400億. 業務類別:工業用品. 集團主席:李賢義. 主要股東:李賢義及關連人士(22.0%) 集團網址:http://www.xinyiglass.com . 5年業績. 年度:2014/2015/2016/2017/2018. 收益(億):109/115/128/147/160. 毛利(億):27.3/31.3/46.6/54.4/58.8. 盈利(億):13.6/21.1/32.1/40.1/42.4.

  7. 2019年12月10日 · 源祥最大賣點是熟知內地市場,對內地監管部門運作了如指掌,而且他在平保往績優異,摩通指,自源祥2004年加入平保後,平保壽險的內涵價值由當時的372億元人民幣,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1.1萬億元人民幣,相信在公司拓展內地業務上會提供正確方向。 事實上,根據友邦半年報,期內中國內地新業務價值(NBV)為7億美元,只是略遜於香港區的9.4億美元,當前券商普遍預測中國新業務價值未來3年可複合增長3成以上,意味2021年中國將超越香港,成為友邦最大的市場。 此外,中國監管機構上月宣布,將在2020年取消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51%的限制,較原計劃提早一年,也有利友邦進一步在內地的拓展。 2.本港業務復甦. 公司股價反復回落與第三季季績稍遜預期有關,其中香港業務的影響尤其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