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庸.第二十六章 故至章 (五)白話註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章〗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蓋曰之所以為也。. 「於乎不顯!. 王之德之純!. 」蓋曰王之所以為也,純亦不已。. 【語譯】 「」穆,音烏,做感嘆、讚美的 ...

  2. 學者學大,何為大「虛空為大 」,宇宙虛空,含理氣象三從上(外)到下(內),分為理、氣、象三。. 理:靈性之源也,自性體也 (天命之謂性也),無須學,人人本俱不生不滅,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 ...

  3. 民國一一一年四月七日 天運歲次壬寅三月初七日 台北道場新莊區義發參與 發一崇德光慧道務中心 國內點傳師班之見聞、感想紀要〕 中華民國一一一年四月七日歲次壬寅三月初七日 發一崇德光慧道務中心國內點傳師班暨 〔關聖帝君伏魔真經〕與[雕鑄忠義

  4. 推薦 收藏 轉貼 0 訂閱站台. 《中庸證釋本》全文. ﹝一﹞天命章第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二﹞自誠明章第二.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誠者,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5. 2015年2月3日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西元 1036年~西元 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 (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人,為蘇洵之子,蘇轍之兄,三人合稱「三蘇」,且並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他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極高的成就。. 除了繪畫 ...

  6. 賦體特色. 性質:為中國文學獨具的文體,介於詩 、之間,長短句兼行. 發展:源詩,興楚辭,盛兩漢古賦. 演變:六朝俳賦,唐律賦,宋變為散文賦,清股賦. 體裁:問答行文,為辭賦通例,且極近散文. 5.寫作特色:. A. 著重鋪敘和描寫. B. 行文時 ...

  7.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 「人間四月」原詩, 徽音在1934年報刊上發表一詩,表達對徐志摩的無限想念,即是“人間四月”的由來。 情願. 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 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 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 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1. 相關搜尋

    文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