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9日 ·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综合性科学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丰富实用的科学信息服务以及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目标是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

  2. 此后我和李家洋老师合作率先利用遗传诱变获得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材料与突变体库,先后发掘了近5万份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分析材料,开始了水稻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 2003年,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家洋院士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工作“MOC1基因的克隆”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这一工作也入选了“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一大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被解析,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分子设计育种也不断被探索和推进,2010年我们的研究成果“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9年我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参与“双十活动”的“选手”变成了“评委”,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

  3. 2018年2月1日 · “点亮星辰”的寓意为“虽然光污染的城市夜空星光黯淡,但让我们一起把星光点亮”,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人热爱天文学、参加天文活动。 2016年,“点亮星辰”系列讲座及户外观测活动吸引了澳门本地超过2500人次参与其中。 开馆以来,澳门科学馆一直致力于科学普及教育推广工作,“点亮星辰”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比如颇有代表性的“亲子工作坊”,就为小朋友与家长提供了一个一起动手思考的机会,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更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4. 2014年12月3日 ·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龙的尾巴是拖在地上的。今天科学家们才发现,实际上, 龙的尾巴是悬在空中的,且具有防御作用。 1905年,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将这副复制品从美国卡耐基博物馆要了过来。明年,这幅骨架将迎来入馆的110周年 ...

  5. 2020年9月12日 · 中国癌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2019年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突破和成就,Cancer Cell发表的其中一部分研究让我们既欣慰又感激。 我们期待中国肿瘤研究更上一层楼,期待中国肿瘤学者继续把Cancer Cell作为发表最高水平文章的平台。 Cancer Cell编辑团队会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为实现人类早日攻克癌症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Cell Reports Medicine主编——Sara Hamilton 博士. 2019年对于中国科研界来说是非凡的一年,祝贺你们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发表了出色工作。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许多实验室都暂时关闭,临床试验已经基本暂停,临床科学家也已经从研究活动转向专注于支持疫情相关的医疗工作。

  6. 2017年11月27日 · 在中国,科技史研究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中成为一个学科及一项职业化和建制化的学术事业,其标志是1957年元旦中国科学院创设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60年来,科技史学家肩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使命,认知科技传统,勾勒发展之迹,探求创新规律,为科技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科技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 早在20世纪前半叶,竺可桢、叶企孙、李俨、钱宝琮、朱文鑫、李乔平、章鸿钊、思成、刘仙洲、王振铎、万国鼎、王庸、李涛、钱临照和严敦杰等学者就开始发掘各种史料,追溯中国的科学技术传统。 科技史研究在中国的职业化和学科建制化得益于时代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

  7. 一是关于科学史所的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传统;二是关于当前科技外史和科技与社会研究;三是在交叉融合与需求引领之下,科技与社会研究推动科技史学科建设,实现从科技史到大科技史的全面发展。 学术传统:科学史所的科技与社会研究. 从研究所成立至今,科技与社会研究(STS)在科学史所的研究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了研究所的一大学术传统。 早在1976年研究所就编篡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史》,其中有大量科技与社会的经典论述。 对于研究所主持开展的大型项目来说,科技与社会及综合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1. 相關搜尋

    梁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