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9日 · 大律師公會本周一去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要求對方就中聯辦在港的地位及運作解釋,包括中聯辦稱「有監督」的說法是否正確等。 【明報專訊】港澳辦、中聯辦發稿評論立法會內委會仍未能選出主席一事,惹起中聯辦是否受《基本法》22條約束的 ...

  2. 2024年4月28日 · 近月一宗非禮案事主原獲安排在屏風後作證毋須與被告對望惟裁判官彭亮廷稱被告有權與事主對峙原本安排沒有法律基礎」,下令屏風不得阻隔被告有法律學者認為當年修例初衷為保護事主多於保障被告律政司可就法律觀點上訴

  3. 2020年4月29日 · 一名據稱沒有政黨背景的本地商人昨透過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兼大律師容海恩以及新民黨成員兼律師陳永良代表向沙田裁判法院提請私人刑事檢控控告廣播處長梁家榮5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指稱他執行和監管港台節目不力。 據了解,案件涉及《頭條新聞》、《左右紅藍綠》、The Pulse等4個節目。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4. 2020年11月18日 · 【明報專訊】建制派媒體、內地學者等持續批評香港司法機構,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昨日點名讚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早前提出的「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了」言論,指司法機構也要改革。 港大法律學院公法講座教授陳文敏稱,烈顯倫有其意見,但並非主流,亦不代表整個司法界的看法。 被問到會否憂慮法院受壓,陳文敏稱香港作為法治地方,相信法院是看理由、而非看是否京官發表意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5. 2021年8月5日 · 涉案事主例如涉及普通襲擊案同意簽保守行為的安排給被告一次機會但事主意願只屬參考性質而非決定性因為檢控權在律政司) 一般來說,上述安排需要控辯雙方同意並獲得裁判官批准才可實行。 問:簽保守行為是一種刑罰嗎? 是否「放生」被告的做法? 答:簽保守行為不是刑罰,不可稱為「放生」被告,反而是一種預防犯案的措施。 對刑事案的被告來說,這個安排的可取之處是,被告技術上沒有被正式定罪,因此沒有留案底;法庭亦可透過此安排,防止被告再干犯類似的罪行,從而維護公義。 問:控方不提證供起訴是什麼意思? 是否等同撤銷控罪? 為何已獲撤控仍要簽保行為?

  6. 2022年1月27日 · 2022年1月27日星期四. 國安法煽動檢控的法律制衡(文:潘志生) (09:00) 圖1之1. 筆者上兩篇在明報刊出的文章註1指出警方去年12月29日向立場新聞啟動串謀煽動國安法法律程序事後交代煽動條例內容卻疑似錯漏百出引起質疑。 這些陳年條例自1938年引入香港至今極少被引用,不排除在理解和執行上會出現差錯,更可能法律錯判,忽略以下兩大先決條件。 首先,律政司長在法律上「必須有充分合理證據支持」,合理排除任何《刑事罪行條例》(《條例》)第9條第二款列明的「非煽動意圖」可能性後,才能按《條例》第11條第二款起訴。 這個首要問題在上篇已詳述,但在最近幾宗煽動罪案聆訊(包括終審法院審議)中常被忽略。 檢控煽動 須證「明知故犯」並「有嚴重性」

  7. 2020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上周五宣判連儂牆斬人案後,司法機構稱「留意到社會對郭官審理的某宗案件判刑理由有爭議」,罕有抽起他原本處理的反修例案件,交區院首席法官高勁修代為處理,包括前日及昨日共4宗相關案件。 至於不涉反修例的案件,郭官由周一(27日)至昨日如常處理,包括昨日提訊的康宏環球(1019)前高層詐騙案,並將案件排期至明年2月22日開審。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