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0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 虛假資訊 只要澄清就無傷大雅嗎? (文:王若冰) (09:00) 圖1之1. 近月香港政府對於假新聞的諸多行動,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一直以來,網絡和新聞媒體上的不實資訊層出不窮,而後它們的澄清報道也偶有發生,大家好似已逐漸習慣了在魚龍混雜的新聞中自我過濾,被動地選擇接受自己相信的部分,消極地期盼自會有人出來澄清過於偏頗的內容。 當最近有聲音提出,要對假新聞追責時,正好令我們反思:面對不實資訊,只求事後澄清,是否足以抵消對社會的傷害? 自由的發言還是民主的體現嗎? 曾幾何時,互聯網被視為促進民主進步的有效工具。

  2. 2020年9月17日 · 可是資料是否正確卻無從判斷,而且一切你搜尋過的、在網上的活動都會留下痕迹,這些紀錄有可能為你帶來問題,甚至造成困擾,你又知道嗎?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上 / 下一篇新聞. 新聞有常識:答案.

  3. 2024年5月7日 · 圖15之1 - (林智傑攝). 尖沙嘴海防道發生劫案現場為名人站鐘錶珠寶」,涉案5名非華裔男子當場被捕。. 事發於今午近12時,警方接獲報案,指見4名可疑男子闖入店內,並一度指有人持槍。. 警方當場制服5人,被捕疑犯其後帶上警車帶署調查。. 警 ...

  4. 2024年5月15日 · Octo Roma系列也有大三針與計時腕表兩個新款,以100%純黑DLC鍍膜精鋼製造利落的摩登設計。具日期顯示功能的大三針自動腕表忠於Octo Roma的特色,直徑維持41毫米,簡約大方表盤以經典巴黎紋(Clous de Paris),表盤刻度、指針和經典的12與6字

  5. 2021年1月19日 · 【明報專訊】運輸署昨日宣布分階段安裝1.2萬部新路邊停車收費表,車主泊車即場入表後,連接手機應用程式「入易」,可再遙距入表一次,變相每次泊車時間增加一倍,以兩小時的咪表為例,車主入表後可再遙距入表一次,即可連續泊車4小時,之後若返回親身入表,可再次遙距入表,便可連續泊車8小時,餘此類推。 香港汽車會認為此做法變相減少不同車輛使用泊位的機會,亦令等候泊位的車主無所適從。

  6. 2024年3月12日 ·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事實查核中心主編王悅博士昨天接受本報訪問她指出凱特這張照片引發的問題核心不在AI和真假的問題而是在攝影和編輯技術如此成熟的時代如何定義真實的問題。 她舉例,目前的智能手機大多自帶美顏或「執相」效果,那麼其成品是否應被視為真實就值得深思。 她認為人們應該重新思考「真實」與「人工」的界限。 傳媒專業規範保障出品真實. 上述問題在相機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討論,數碼技術出現後就更顯著,但王悅認為新聞界好像一直「沒有特別高調地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 她認為,各大通訊社這次撤回相片的做法是很少見的,一方面是專業規範問題,一方面也是對通訊社的出品有真實保障的態度,最後也反映業界重新界定真實的努力。 軟件助辨AI生成 未必能驗修圖.

  7. 2024年4月9日 · 上周五(5日)早上7時許,尖沙咀天文台道中國五礦大廈一間售賣名牌手袋的樓上舖懷疑遭爆竊,損失14個名牌手袋,價值180萬元。 案件列爆竊,警方一連兩日拘捕3人,包括一對本地情侶及一名內地女子,涉嫌爆竊、洗黑錢及處理贓物。 行動中,警方檢獲約60萬元現金,目前仍追查14個被盜手袋的下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