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4月29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2. 2017年6月25日 · 1. 雙倍的時間: 當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整理出筆記,但未來真正需要裡面的筆記時,卻常常一樣要花很多時間找出來,這就是「 雙倍的時間花費 」。 我們為了以後可以找出東西而整理分類,可是當分類愈複雜,我們很有可能「忘記筆記寫在哪裡」,反而愈不容易找出東西。 (可延伸閱讀: [整理術-1] 爆量數位資料時代的五個整理術新思維 ) 當然,「近期」正在使用的筆記或許沒這個問題。 但仔細想想,如果是「一年前的筆記」呢? 「寫在之前另一本筆記本中的筆記」呢? 「寫在某本書裡某一頁的筆記」呢? 好不好找到?

  3. 2021年2月2日 · 步驟 1-1 :翻譯整篇字幕,變成好閱讀、好抓取的文章. 如果你的需求是,不太在意「時間點」(也就是哪一段內容,在影片的哪一段時間),只是想要快速抓取「整篇字幕文章」,甚至是抓取「整篇翻譯成中文的字幕」。 這時候, 步驟 1 可以換成步驟 1-1 的這個工具:「 Video to Article 」 。 同樣是來到網站,貼上 YouTube 影片網址,就可以把影片中支援的字幕檔案,抓取出完整內容。 如果沒有中文字幕,也可以利用「網頁翻譯工具」,直接在網頁中翻譯出中英對照內容。 (可參考: 兩款可以「中英對照翻譯網頁全文」的 Chrome 翻譯套件比較 ) 而這樣的網頁內容,就可以擷取到你需要的筆記中了。 步驟2:把 YouTube 影片、字幕,複製貼上筆記.

  4. 2020年3月16日 · Watch on. 以下就直接開始進行圖解教學與方法示範。 在開始之前,我先來描述一下自己正職工作的狀態。 相信常常閱讀電腦玩物的朋友都知道,電腦玩物上的經營,只是我的副業與斜槓。 我另外有一個正職工作(出版社),目前我每一年的職場工作現況大概是: 相近類型、不同產品的大型工作專案(通常是一本書籍),每年大約 10 個。 每個專案時程從半年到一年不等。 從專案企劃、執行、結案、行銷、行政流程,都需要管理。 從大型專案會衍伸的小型產品專案(通常是線上線下課程、活動),每年大約 8 個。 每個小型專案時程大約一個月到三個月。 也是必須從企劃到結案,全部包辦。 小活動、小課程就不算在內。 還有各種辦公室的額外瑣事需要處理。 接下來,就看看怎麼用 Notion 來完成工作專案的建立。

  5. 2013年9月13日 · This video is private. 讓我們來看看這次「Evernote Web Clipper」( for Chrome )大改版的幾個很棒的改變,當然,從外觀上看,套件的擷取介面已經完成不同於舊版,新版採用側邊常駐功能列的方式,讓我們擷取文章時更容易切換功能。 擷取文章時有幾種不同的選擇, 第一種選擇就是正常的「擷取文章內文」 ,套件會自動偵測網頁中內文的部份並幫用戶框選起來。 第二種選擇則是原本 Clearly 上的「簡化文章版面」功能 ,自動把網頁上的多餘元件全部去除,真正只保留標題、圖片、文字內容,讓我們更好閱讀,也讓我們擷取後更容易在 Evernote 中編輯。

  6. 2016年3月10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聖博 2016年3月10日 上午10:03. 太好拉! 正要寫論文. 回覆. Esor Huang 2016年3月10日 上午10:29. 我每天都用 Google Docs 編輯稿件或報告,這對我幫助非常大. Unknown 2016年3月10日 上午10:36. 牛逼,越来越接近office了. 回覆.

  7. 2014年10月1日 · 1. 如何限制每個人只能回答一次問卷? 有時候我們在做線上的投票,結果每個人打開線上問卷都被當成新用戶,都可以重新投票一次,於是有人投了十次,有人投了兩次,這樣統計出來的結果一定不準確。 那麼,有沒有辦法限制每個人只能「填寫一次問卷」呢? 在新版 Google 表單中,表單編輯畫面最上方,就可以勾選「每人只能回覆一次」,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必須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才能回到這份問卷,也只有回答一次的權利,不會重複作答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因此要求對方必須登入 Google 帳號才能回答問卷,可是看後台報表時,不會看到對方實際的 Google 身分帳號資料喔! 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