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2. 2017年7月16日 · 我曾經在電腦玩物寫過一篇破十萬點閱的文章:「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其中就有提到:「要養成習慣,要從一個相對簡單的動作開始。 」「我們都喜歡一開始把目標訂得非常遠大,這樣的目標讓人看起來非常愉快,而且我們會告訴自己:只要多努力一下,我一定就能做得到。 但是通常這就是我們無法養成習慣的原因。 我在另外一堂「 時間管理課程 」中,常常有學員尋求我來幫他們解決「總是拖延最重要的事情」、「總是很難養成習慣」的問題,我詢問他們如何規劃行動,發現大多數朋友都有上述把行動設定得太難的問題,這個共通的問題我們可以稱呼為: 你規劃的行動仍有「思考阻力」。 什麼是「行動有思考阻力」? 我把它定義為: 我還要思考一下 才知道怎麼進行的行動。

  3. 2016年3月27日 · 在數位工作中,先思考搜尋得到嗎? 再思考這樣分類有必要嗎? 然後讓分類整理愈來愈簡單,這是數位工作的簡明原則。 什麼時候要懸崖勒馬? 簡明,是最好的評估: 簡明原則,也是我為自己或為團隊挑選數位工具時的關鍵評估標準。 後來還有讀者詢問到使用 ifttt 這類自動化工具的問題,理應我會喜歡這類自動化工具,但其實我對 ifttt 反而有所戒心。 這個戒心不是安全或隱私,而是可能大量研究與玩耍其自動化方案後,獲得的效果卻很小 (例如只是讓Facebook訊息會自動進入Evernote),導致花費的時間效益不成正比。 或是獲得的效果不穩定 (例如不時同步失敗),導致還要花更多時間檢查。

  4. 2018年2月12日 ·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來延伸之前「 從練習每天走路一萬步習慣開始帶來的小改變 」一文中,關於「刺激思考」的部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習慣練習的心得。 太專心、缺乏新意,害我卡在難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 池晟李寶英1
    • 池晟李寶英2
    • 池晟李寶英3
    • 池晟李寶英4
  5. 2017年3月7日 ·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而這也造成怎麼分類都不對,怎麼分類都不完美的窘境,如果硬要分類,就造成分類的焦慮,但實際上並非我們不善於分類,而是知識與訊息本來就難以完美分類,因為 他們是沒有單一定位的 ,同時具有多種用途的。

  6. 2015年10月1日 · 我最大不足是什麼? 可以跟誰合作? 有哪些競爭或借鏡對手? 這 10 個問題,就是當我想要製作一本新書,當我想要建立電腦玩物經營的新目標,或是當我想要準備一場講座時,從大到小的難題,我都會先從這 10 個問題開始思考,找出迷霧裡面的脈絡。 這樣做效果很顯著,例如從小問題來看,就拿今天我想「寫這篇 Idea Growr 與問題清單文章」為例,如果我猶豫這件事情要不要做? 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那麼我就可以拿出這份問題清單來思考,實際的思考過程如下: 為什麼想做這件事? 使用 idea growr 後覺得可以套用到一般使用方法上。 對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我可以研究建立自己的問題清單。 目標對象是誰? 電腦玩物讀者。 目標對象有什麼需求?

  7. 2014年5月13日 · 把這 10 件「不重要的事情」寫進筆記,讓人生更有動力. 做筆記,我們通常會先去想,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可以記錄到筆記裡 。. 可能是下次考試會考到的重點解答?. 可能是參加研習時聽到的重要資料?. 可能是工作上老闆交代的重要任務?. 可能是開會時客戶 ...

  1. 相關搜尋

    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