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7日 · 台灣時間 15 日東加海底火山爆發,所幸未傳出任何人員慘重傷亡的通報,不過東加的道路與橋樑則嚴重毀損。 日本因應發出海嘯警報,台灣氣象局則表示未觀測到明顯海嘯波訊號,將持續監測。

  2. 2021年11月26日 · 從黃石公園的超級火山,到「死而復生」的大屯火山群 為什麼一直到了 2021 年,地球科學家才順利解析大屯火山群的岩漿庫? 這是因為有了震波層析成像技術還不夠,還要有工具和震波資料才行。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1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2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3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4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5
  3. 2021年8月13日 · 那是 20 世紀第 2 大的火山爆發。. 當時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灰與氣體形成了一層霧霾,造成接下來的一年,全球氣溫下降多達攝氏 0.5 度。. 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導致大氣層暖化,會讓未來皮納土波火山爆發級別的煙流上升至更高的高度,阻隔更多陽光 ...

  4. 2018年10月8日 ·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的一場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以及隨後引發的滔天海嘯,重創了日本,今年9月28日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發生規模7.5強震並引發海嘯,當地受到重創,目前證實共1411人喪生,逾2500人受傷。 台灣和日本同樣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台灣不能免於海嘯的威脅 ,根據不少史料書籍內容紀載,1781年高雄曾發生海嘯造成災情,1867年在基隆也曾發生海嘯,導致金山等地區人員傷亡。 不過,對比南亞海嘯等鄰近國家發生的重大災情,台灣雖然地震頻傳,近期並沒有大型海嘯出現,雖然中央氣象局未雨綢繆,已針對海嘯已經做好完善預報及告警系統,但不少民眾比起颱風、地震,對海嘯警戒性相對低很多。

  5. 2019年2月26日 · 水下有海底火山噴發,是造訪龜山島潛水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近距離觀察住在熱鍋邊的螃蟹「烏龜怪方蟹」。 熱門潛點 東北角除了 前一篇獨立介紹基隆望海巷灣潮境資源保育區 ,本篇依行政區域由西向東,大概可分成以下潛水區域。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1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2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3
    • 湯加海底火山爆發4
  6. 2020年12月28日 · 明日(29 日)上午 10 點至 10 點 30 分,台北市北投區湖田里將會收到火山爆發的警示簡訊,警示將會持續 3 分鐘。 這也是台灣首次發佈火山爆發警示提醒。

  7. 2018年1月29日 · 1957 年,美國海洋物理學家為了在地球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曾提出一個想法──在海洋深處打造一口超深鑽井。 然而該計畫燒很多錢,執行兩年卻才鑽了 183 公尺,最後不得不終止。 當時處在冷戰期間,美蘇之間不斷研發各種能證明「我更強」的技術,例如軍備競賽、航天科技研究等,而比誰更會「鑽」,也成為競爭項目之一。 在美國失敗後,1970 前蘇聯確定在科拉(Kola)半島展開 16 個超深鑽井工作。 就鑽洞技巧來看,蘇聯人是略勝一籌。 1979 年蘇聯宣布鑽孔深度達到 9584 公尺,正式打破美國保持的世界紀錄,然而蘇聯人不死心,仍繼續向下鑽,1983 年鑽孔突破了 12000 公尺深度,然而鑽洞團隊卻在此時碰上瓶頸,不得不中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