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7日 · 香港時間2024年5月6日14時35分,太陽爆發了一次X4.5級的強耀斑。.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7日預報,預計未來三,太陽活動水平中等到高,可能爆發M級甚至X級耀斑。. 什麼是太陽耀斑?. 太陽耀斑爆發是正常的嗎?. 記者瞭解到,太陽耀斑是太陽上最 ...

  2. 2024年1月28日 · 01月28日 20:22 新浪網. 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1月31日至2月5日,我國中東區地區將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雨雪冰凍天氣,10省份將出現暴雪或大暴雪。 預計此次雨雪持續時間為今冬以來最長,影響範圍也最廣。 由於雨雪影響時段正值春運返鄉高峰期,且雨雪影響嚴重地區位於我國中部交通樞紐省份,因此對交通出行十分不利。 圖/中央氣象台. 今冬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雨雪天氣將至. 2024年1月28日,中國氣象局針對新一輪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召開新聞通氣會。 記者瞭解到,一場強雨雪天氣正在路上,此次過程具有雨雪覆蓋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凍雨範圍大、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具有極端性等特點。 「與上一輪雨雪天氣過程相比,這次過程影響範圍更大,而且會超過去年12月13日到15日過程的降雪量和範圍。

  3. 2023年10月17日 · 本週五晚上週六淩晨. 氣溫大幅跳水. 或將刷新立秋後新低. 市區最高溫18℃左右. 最低溫接近10℃. 內陸地區4~7℃.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17日起, 我國會出現一次. 大範圍雨雪、大風、降溫天氣過程. 氣溫也將刷新入秋以來的新低. 其中,對北方的影響尤為明顯. 局地降溫可達10℃. 降溫過後,東北、華北、黃淮. 氣溫將大面積創今年立秋以來新低. 涼意加重. 19日起. 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轉為較常年偏低的狀態. 預計19至21日. 東北、華北、黃淮多地最高氣溫. 將創下今年立秋以來新低. 從冷空氣進程來看,17日冷空氣前鋒將抵達西北地區;18日推進至內蒙古中部、華北西部等地;19日進一步南下,到達黃淮、江漢、西南地區北部等地;20日將越過長江,影響江南、西南地區中部。

  4. 2024年3月25日 · 新京報訊(記者王景曦)3月24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佈地磁暴預警。 今年以來,已出現多次地磁暴過程,許多公眾好奇,為何近年來地磁暴頻頻發生? 地磁暴對日常生產生活影響大嗎?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技術研發室主任宗位國對此進行瞭解讀。 根據預報信息,3月24日至26日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3月25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持續到26日。 什麼是地磁暴? 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以數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拋離太陽表面,不僅是巨大質量與速度彙聚成的動能,它們還攜帶著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即地磁暴。 SOHO衛星攜帶的日冕儀拍攝到日冕物質拋射過程。

  5. 2023年8月14日 · 田奇說,目前「盤古氣象」模型可提供以秒為單位的全球天氣預報,預報內容包括濕度、風速、氣溫、海平面氣壓等;該模型在預測颱風路徑、寒潮、熱浪等方面也表現出色。 這個人工智能天氣預報模型最近預測了颱風「杜蘇芮」的軌跡,並且準確預測了8月4日颱風「簡奴」的轉向。 田奇說這個模型為世界各地氣象部門提供了重要信息。 香港《南華早報》聯繫了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詢問了人工智能模型使用情況。 一名女發言人提到了最近發表在該機構官網的一篇博客文章。 文章說:「現在是時候採用這項技術並確立物理建模與機器學習之間的最佳平衡,從而持續改進預報工作。 報導稱,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預報部主任費奧里安·帕彭伯格博士稱人工智能模型是天氣預報的「悄然革命」。 (編譯/鄭國儀) 你可能喜歡.

  6. 登山前應關注近期的天氣預報,避免在大風,暴雨或雷暴等極端天氣出行登山,切勿擅自冒險前往未開發的區域。 登山前要準備好裝備物資,包括衣物、食品、應急藥品、登山工具、手機及移動電源等。

  7. 天氣預報 10日夜間到11日白天:重慶偏西偏北地區多雲轉陣雨或雷雨,雨量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其餘地區多雲,氣溫21~38 ;中心城區多雲,氣溫2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