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生蛇」會復發,一般是1-6%;另外「生蛇」有年輕化及普 遍化的趨向,高發期是五十歲後,預防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若準備接 受令免疫力減低之療程,之前的一段時間應注射疫苗。

    • 檔案資料

      香港港安腦科中心提供綜合腦部疾病(如腦中心、急性中風、 ...

    • Herpes Zoster

      There were two patients coming in for medical ...

    • En

      There were two patients coming in for medical ...

    • 繁體

      由專業及富經驗的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及醫療團隊團隊,致力 ...

  3. 懷疑生蛇,第一時間應該: 假如懷疑生蛇,應儘早求醫。 「黃金七十二小時」(從出現症狀開始起的72小時)是重要的治療方法。 水泡出現時,應盡快看醫生了解是否生蛇,要是患者能夠在七十二小時內,服食抗病毒藥物,便可縮短水泡的日子及減輕痛楚,降低復發及傳播機會,並減低神經痛的併發症。 生蛇有後遺症嗎? 生蛇的後遺症. 生蛇的紅疹會帶上水泡,理論上皮膚表面的水泡大部份能自行痊癒。 但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譬如水泡穿了,或者用手觸碰時感染細菌,令傷口發炎會加劇病情,而且這只是皮膚表面的情況,內裡神經線未必會自行痊癒,有機會導致神經痛後遺症。 部分患者有可能在痊癒後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生蛇」後遺神經痛 (又稱「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

  4. 帶狀疱疹發病率會在50歲後遞增,對高危人士來說,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注射 帶狀疱疹疫苗(俗稱「針」)。. 現時香港有兩種的「針」,一種是減活疫苗( Live-attenuated ),只需要注射一針;較新的一種是重組疫苗(Recombinant,adjuvanted), 需要注射兩針。. 研究顯示疫苗可以 ...

    • 生蛇原因
    • 不同生蛇階段及生蛇症狀
    • 生蛇併發症可大可小宜及早求醫

    坊間經常提及的生蛇,醫學名稱是「帶狀疱疹」(Shingles、Herpes Zoster),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過往曾出過水痘的人,康復後病毒會終生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線內,隨著年紀漸長,或其他因素,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潛伏了的水痘病毒便有機會「甦醒」,襲擊及破壞神經系統,引起生蛇。 由於每次發作,大部分是一邊神經線受感染,皮膚患處會如蛇串狀,就好像被一條蛇纏繞,故被稱為生蛇。當中以背部及腰部為最常見發病部位,其次是手腳、面部等神經線的位置。患者會覺得皮膚刺痛,感覺如被火燒,所以令不少人叫苦連天,甚至難以入眠。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曾表示,當地每3個人便有1人,會在其一生中經歷生蛇病發,並推算美國每年有多達100萬人患有生蛇的問題,反映生蛇很常見。

    一般來說,患者會出現以下幾個生蛇階段和常見的生蛇症狀: 1. 生蛇初期的患處,首先會感到痕癢、痛楚,伴有灼熱感覺 2. 大約1至3天後出現紅疹 3. 然後紅疹會變成水泡,並蔓延成帶狀、串狀紅疹的形態 4. 水泡可持續1至14天,期間或會長出膿皰或血水 5. 水泡會潰破或萎縮,乾水後結痂,大約為期2至3星期。皮疹消失後,皮膚仍然會感到痛楚 6. 另可同時出現其他症狀,例如發燒、頭痛或發抖 高危人士: 1. 年紀大,尤其50歲以上人士 2. 患有可削弱免疫系統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或愛滋病患者等 3. 壓力太大、休息不足

    生蛇有機會引起較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肺炎、腦炎,分分鐘可以致命。而病毒一旦入侵眼部或耳朵,有機會令人失明或失去聽力。所以及早求醫,接受適當治療,包括在紅疹出現後首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後遺神經痛是另一個多人關注的問題,大概有四分之一病人,在生蛇過後出現神經疼痛,令他們生活受到很大困擾,症狀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年紀越大的患者,出現後遺神經痛的風險越高。 要預防生蛇,醫學界一般建議50歲以上曾患水痘人士,接種預防疫苗、即俗稱蛇針。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葉文龍曾撰文表示,「接種蛇針雖不能完全杜絕生蛇,但可大大減低生蛇風險達七成,研究顯示雖然小部分打了針的人仍會生蛇」,但發病時間會縮短,痛楚程度較輕,而出現神經痛後遺症的風險亦較低。由於生蛇可多於1次,生蛇患者康復後都可注射預防...

  5. 2022年10月18日 · 雖然疫苗不能完全保證不會「生蛇」,但疫苗可减少發病時的疼痛感、縮短發病時間,以及減低併發症,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研究顯示,疫苗可提供五年以上的防護。

  6. 註冊中醫師邱宇鋒指,「中醫稱生蛇或帶狀疱疹為「串瘡」,發作時以風、熱、濕為主,病發期以清熱、解毒、袪風、燥濕為法,患者在兩周左右便可痊癒。

  7. 2023年8月9日 · 如果能夠在出現紅疹後首72小時果斷求醫,服用抗病毒藥物,例如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伐昔洛韋(Valaciclovir),可抑壓病毒、控制紅疹生長;使用特殊的貼片或凝膠,貼在患處可有舒緩疼痛的成效;使用維他命B有助修復,減少急性期時的早期症狀、皮疹與痛楚的神經痛的風險。 註冊西醫(皮膚學碩士)林漢先醫生。 標題經TOPick編輯修改,原題為《治療生蛇的黃金72小時》 撰文 : 林漢先醫生 註冊西醫(皮膚學碩士) 09:00 2023/03/13. 17:33 2022/10/18. 17:50 2022/08/25. 健康問題 傳染病 疫苗 帶狀疱疹 壓力 治療 醫生 疱疹 紅疹 皮膚病. 皮膚病中「生蛇」總帶著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