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7日 · TOPick請教迅康復康治療中心註冊中醫陳偉雄及註冊物理治療師李建邦(Arthur),分別了解瞓捩頸的成因、幾個有助紓緩瞓捩頸的穴位及紓緩這問題的運動。 瞓捩頸嚴重可致頸椎病. 陳醫師表示,瞓捩頸稱為「落枕」或者「失枕」,經常發生在春天及冬天的季節,並不只是長者經常會遇到。 年輕人也會遇到瞓捩頸的情況,最主要是因為枕頭,太高或太低都會引致瞓捩頸,其次姿勢不好,亦都會引致瞓捩頸。 瞓捩頸最初在睡覺的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異樣,完全不痛。 但當翌日起床時便會覺得局部位置非常痛,甚至影響活動能力。 輕微的話,大約2至3日便會自動康復,但嚴重的話可維持幾星期,最終發展成頸椎病。 甚麼體質容易瞓捩頸? 陳醫師指,中醫是要求辨症論治,在四診來說,以下四個症型都會令我們有機會患上瞓捩頸。

  2. 2020年7月8日 · 頸椎移位觸及神經. 跌打痛症專科中醫師甘澤民博士指出,手痺是因為觸及到頸椎神經。 頸椎有7節,椎體與椎體之間有椎間孔,神經穿插其中。 當長期使用手機或電腦姿勢不當,頸椎移了位會觸及神經,逐漸會感到手痺,如不處理,這個狀態維持一段時間,神經壓得太久,便形成慢性痛症,如影隨形。 此外,神經被壓得時間愈長,肌肉也會收縮繃緊,骨與骨之間的椎間盤受到壓力,久而久之或會造成椎間盤突出,最嚴重的情況可致椎間盤突出。 椎間孔本身呈橢圓形,當長期姿勢不當,久而久之收窄造成發炎和骨質增生(俗稱生骨刺),當壓着神經綫時會出現手痺等徵狀。 (周美好攝) 因為頸椎之間充斥着像啫喱的椎間盤,成分是水份,當椎間盤纖維環韌帶破裂,椎間盤便會擠壓出來,附近組織張力加大,觸及神經便衍生手痺。

  3. 2021年8月4日 ·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高日藍解釋,AARD是部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間的異常旋轉脫位,多數患者因為延誤治療和在接受其他手法治療,例如脊骨療法,物理治療和傳統跌打治療,因為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至OAARD。 他指出,醫管局每年約有10宗相關個案,有7成患者是12歲以下小朋友,病徵包括痛、部或頭部傾側、部肌肉疼痛或抽筋等,不過由於情況難以診斷,很多人會因而延誤治療。 他說,如果患者可以及早診斷並接受治療,一般可以透過消炎藥物、使用下巴牽引等非入侵性的治療方法治理,但若延誤診斷,患者或需要接受手術,將金屬針插入顱骨等。

  4. 2016年11月23日 · 俗稱的「瞓捩」,即是中醫叫落枕,西醫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大多是早上起來,發現頸部一邊十分僵硬痛楚,沒事一側的頸項也無法活動自如,苦不堪言。 此問題不是大人專利,小孩子也常「瞓捩頸」。 養生達人及健康網站網主杜淑貞指出,「瞓捩頸」的原因或與三焦經堵塞有關。 三焦經主治肩關節毛病,亦是氣與水液的通道。 中醫常說:「不通則痛。 」當三焦經氣血不暢通、經絡運行受阻,肩頸就會感覺痠痛。 誘發原因包括: 1. 睡眠姿勢不當. 睡覺時頭頸「側埋一邊」,加上使用過低或過高的枕頭,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以致肌肉、肌腱拉傷,使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 2. 受風寒或睡眠出汗着涼. 夏天吹冷氣,使頸背部的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5. 2021年1月20日 · Annie頭痛發作是,先由後頸椎牽引上頭部,像有一個金鋼圈緊箍着太陽穴。 (湯炳強攝) 痛到半夜看急症. 八月份Annie上任新工作,職務是客戶服務部,頭痛又來,一連痛了14天,只能以止痛藥來減痛,根本治標不治本。 工作壓力、疫情沒完沒了,加上放工匆匆買餸回家看顧孩子,試過兒子頑皮不聽話,她責罵他後頭痛欲裂,而且感到暈眩及嘔吐了幾次,半夜跑到醫院看急症。 「在醫院做了多項檢查,排除中風、腦疾等問題,因由都是頭痛,都是獲處方服止痛藥、止嘔藥。 翌日帶着一身疲憊和頭痛上班。 」她說最慘是服用止痛藥後會胃痛。 Annie形容她的頭痛:由後頸椎牽引上頭部,像有一個金鋼圈緊箍着太陽穴,整天就像有人大力緊按着頭臚般,無論是案頭工作、回覆電郵、回到家中煮餸湊小孩,痛楚依舊如影隨形。

  6. 2017年8月16日 · 醫師建議的自我調理瞓捩方法有多種,如下. 1.自我按摩法: 以手掌心橫置頸項部,來回摩擦,直至皮膚有溫熱感。 然後以手指用力按壓痛點,不要移動,同時慢慢轉動頸部數次即可。 (《香港經濟日報》圖片) 2.局部熱敷熏洗: 取生薑2 両,切片,用水3碗,煎煮10分鐘,把生薑水倒入面盆內,再加適量滾水,用毛巾沾濕,擰至半乾,趁熱外敷患處,反覆進行,直至水涼為止。 生薑(《香港經濟日報》圖片) 3.外敷傷濕止痛膏: 先在該膏中央部,撒上少許丁桂散--由丁香、肉桂,各5錢,共研粉末,可以儲存於小瓶子內。 用時放少許於傷濕膏上,敷貼患處。 肉桂(《香港經濟日報》圖片) 4.落枕一般不需內服藥物,但兼見風寒外束者,可內服羌活牛蒡子湯:

  7. 2023年7月12日 · 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主任蔡佩玲則表示,「轉脖子」的動作雖然能讓肩得到一時放鬆,卻會對關節造成傷害,並且日後可能會提早引起骨刺、退化性關節炎等問題,提醒民眾切勿輕易嘗試。 蔡佩玲提醒,生活型態的轉變令「硬頸族」逐年增加,如有肩頸僵硬困擾,建議在排除疾病因素所引起的不適後,應學習正確舒緩僵硬的方式,以免適得其反,引起其他問題。 本港脊骨神經科醫生王俊華亦曾接受訪TOPick訪問,並推介了幾組簡易動作紓緩肩頸痛,並由高級健身教練蘇文朗Jeff So示範: 點擊圖片放大. +7. 他介紹,「伸展頸部」和「伸展上斜方肌」的動作,都能減少因壓力過大而抬起膊頭、下巴前傾看電腦或低頭時,引發的上肩頸緊張。 至於「靠牆畫圓運動」可伸展膊頭肌肉,尤其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