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知乎用户. 室内设计师培训证书持证人.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原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的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2. 2020年6月24日 · 2,228.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河洛人. 8 人赞同了该回答.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 浴兰节 、天中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 五月初五 。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 介子推 等说法。 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 放纸鸢 ”、“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端午历史. 先秦时期. 朱宣咸 中国画《端阳佳节》据文献记载,远古时古越人 天皇氏 已发明天干地支。 古越人最早的历法是 干支历 ,以天地纯阳之气极盛(《易经》: 飞龙在天 )的午月午日为龙图腾祭祀日。

  3. www.zhihu.com › topic › 19605143端午节 - 知乎

    • 简介
    • 习俗
    • 文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由来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

    挂艾草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记得,每到端午节时,家里大人都会在家门口挂一种草,那是我们很不理解,这种草叫艾草,端午节在古人眼中是为不好、不吉利的日子,挂艾草是为辟邪。而且在端午节前后是疾病多发时期,艾草独特的香味有驱病、防蚊的效果,配合菖蒲有一定防病作用。

    唐代 《端午》·文秀 《竞渡诗》·卢肇 《端午》·李隆基 宋代 《乙卯重五诗》陆游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苏轼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 谚语 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2.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3.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4.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南方) 5.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歇后语 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4. 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 屈原. 节日文化. 在当代,端午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早上起床接到了一堆祝端午快乐的微信但仔细想想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嘛就说几句然后就得到了屈原关我什么事的回复。 [图片] 于是就想问下大伙儿…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16. 被浏览. 11,309.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dgvGM8. 简单快乐地生活. 谢邀 @哆啦A梦的小口袋.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可能你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 这个不是在当代的问题,一个节日,尤其是传统的有内涵的节日,还是要体现至少是告知更年轻的人这个节日的由来。 如果非要说当代的意义,四个字,不要忘本! 发布于 2020-06-22 16:56. 缘起.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意义吗,大概就是为了粽子,文化传承。

  5. 3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go享家居. 1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洗龙湫水。. 龙湫水 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2、吃粽子。. 端午节粽子主料: 糯米 ,为禾本科 ...

  6. 2020年6月25日 ·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这时候都要吃粽子。. 记得小时候,大家的生活还没有那么忙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包粽子,把糯米淘洗干净,翠绿色的粽子叶一合,放上两三个蜜枣,上锅蒸完一起吃。. 现在大家没有什么时间去包粽子了,于是就去超市买,各类 ...

  7. 2015年6月19日 · 7. 被浏览. 1,746.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十一九蒲. 后来一切都好。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又是一年端午时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想必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端午不同的记忆就像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 端午的鸭蛋 》。 我依稀间也还能记得一些端午片段。 当然这都是在我还是念小学的时候了,也不知怎的,小时候对这种节日的感受比较深,那时一整年能发生趣事儿的日子不大多,小孩子都是期盼着节日的到来的。 我老家的房子依水而建,水在中国文化里面有财源滚滚的意思,而可能我爷爷感觉临河居住还不够,还给我们几姐弟名字当中都取了有草字头或是 三点水 的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