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3日 · 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分認同等國民教育元素一直都存在,是常識科的重要元素。.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幼稚園及小學)李建寰表示,優化現行課程,增潤中華文化、國家歷史和國家地理等元素是為配合近年課程發展趨勢,以期有系統地從小 ...

  2. 2014年8月24日 · 同期,我們委託了英國劍橋大學John MacBeath教授,進行「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第二周期的推行對促進香港學校發展的效能研究」(效能研究)。 這項為期五年的追蹤研究現已完成,有關 報告 已上載教育局網頁,供學校參考。

  3. 2016年9月15日 · 過去兩科分開發展,教授課程的進度不一。 修正後將令學生更有效學習國家與世界的歷史及兩者的相互影響。 課程指引一如以往,會列出大綱、所需課時,以及為推行新課題而提供的專業支援措施,教師可専業地按學生的興趣、能力設計課堂教學及課外 ...

  4. 2021年2月21日 · 2021年2月21日.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席捲全球,醫護人員為抗疫堅守崗位,盡力拯救生命,所展示的專業精神和能力,以及為服務公眾而忘私的奉獻,確實令人敬佩。. 我相信不少學生也會因而受到啟發,立志將來投身醫療專業,貢獻社會。. 事實上,現時本 ...

  5. 2015年1月1日 · 現時,88%中學在初中以獨立科形式教授中史;4%以中史為主軸,結合世界史事件為內容;另外8%開設專題形式的綜合中國歷史課程。 雖然學校各適其適,但初中學生都必修中史,而且有規定的課時,不會因為教授模式的不同而少學了中史。

  6. 2019年1月18日 · 2019年1月18日. 香港的兒童不論性別、種族,均有接受資助教育的機會。 我們同時為有特別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協助,以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貢獻和融入社會。 非華語學生在家的常用語言並非中文,接觸中華文化的機會亦相對較少。 然而,他們既以香港為家,需要具備一定的中文能力,方能融入本地社會,在升學和就業有競爭力,盡展所長。 因此,教育局由2014至15學年開始,訂定「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學習架構」)和「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非華語學生適用),協助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 「學習架構」並非另一個較淺易的中文課程,而是建基於主流中國語文課程的一個學與教框架。

  7. 2020年10月20日 · 2020年10月20日. 教育關係個人的未來、家庭的幸福、國家民族的前途,以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所以教師任重而道遠。 進身教育行列,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專業的素質和深厚的修養。 近日,社會對師德議論紛紛,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教師的專業? 如何處理涉及教師的投訴? 如何保持教師團隊的專業質素? 尊師重道 殷切期望. 香港教育的成功,有賴一支專業勤懇的教師團隊。 香港的家庭和社會,非常重視教育,對教師既心存感激亦寄予厚望。 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嚴然後道尊,可見尊師就是重道,如果教師無道,就失去了受人尊敬的條件。 現今社會,說謊、咒罵別人不一定違法,但絕對不合乎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