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日 · 粟裕 (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名 繼業 ,學名 多珍 [1]:1 , 字 裕 ,以字行, 湖南 會同 人 [2] :4817 , 中國 無產階級 革命家、 軍事家 [2] :4817 ,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晚年位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 副國級領導人 。. 1955年被授予 ...

  2. 粟裕 (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名 继业 ,学名 多珍 [1]:1 , 字 裕 ,以字行, 湖南 会同 人 [2] :4817 , 中国 無產階級 革命家、 军事家 [2] :48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晚年位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副国级领导人 。. 1955年被授予 大 ...

  3. baike.baidu.hk › item › 粟裕粟裕_百度百科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年起名粟多珍、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位居十大將之首。

  4. 粟裕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杰出將領,新中國首次授銜十位大將之首。 他一生南征北戰,馳騁沙場,出生入死,歷盡艱辛,為黨為人民屢建奇功﹔他多謀善斷,料敵如神,用兵靈活,善出奇兵,是華東戰場上威震敵膽的“常勝將,“常勝將軍”粟裕--黨史頻道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人物成就
    • 轶事典故
    • 纪念场所
    • 人物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年起名粟多珍、志裕 ,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青年求学

    1907年8月10日(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 1916年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 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 1924年3月,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 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入党革命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粟裕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 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 1932年2月,粟裕由红军学校调回红四军,仍任红四军参谋长。12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下旬,红十军团奉命转到外线作战,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1月红十军团在谭家桥战斗失利后,又在怀玉山遭到敌人围歼。率领先头部队果断突出封锁线,安全到达闽浙赣苏区。 2月-4月,建立浙西南游击区,任挺进师(四百余人)师长。5月-8月,与刘英一起指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挺进师的第一次“进剿”,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10月5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成立,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组织部长。

    抗战时期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日,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1日,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6月21日,先遣支队撤销,仍回第二支队任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 1939年1月,粟裕在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歼日伪军400余人,俘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 1940年,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新四军7000余人,在黄桥决战中,击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取得了歼敌1.1万余人的辉煌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12月26日,在新四军一师司令部所在地如东县石庄,楚青与粟裕结为终身伴侣。 1944年1、2月间,粟裕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土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日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 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 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1945年12月25日,粟裕所指挥的高邮邵伯战役,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夫人赋诗

    夫人楚青写诗一首,以寄托和粟裕共同战斗、生活四十多年的深情。 遣怀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 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 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颅中弹片

    粟裕一生先后6次负伤,其中在武平和水南作战中,头部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以及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手臂两次负伤;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残存在他头颅中的三块弹片,就是在水南作战中留下的。 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 2003年,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粟裕大将夫人楚青亲自把其中一枚弹片赠送军事科学院院史馆陈列,把另两枚交给大儿子粟戎生保管。

    身后平反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1978年,中共中央开始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邓小平称“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1980年秋,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作了结论说: “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 具体到粟裕冤案,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曾经过问,但未能落实。1984年,粟裕与世长辞。 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文章同时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刊登。文章除了对粟裕的战绩和品德作了全面的评价外,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东台粟裕纪念堂

    粟裕纪念堂,位于东台三仓烈士陵园,为苏式古建筑,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名。纪念堂内陈列有粟裕将军生平简介、历史照片、半身塑像,以及陈丕显、梁林光、周巍峙、章蕴等老同志题词多幅。三仓是当年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于1941年初率部驻扎三仓吴家桥,历时四年之久。为纪念粟裕将军在三仓领导人民英勇抗日的丰功伟绩,三仓镇人民政府在陵园内建立了粟裕将军纪念堂。

    湖南会同粟裕纪念馆

    展馆坐落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位于粟裕公园内 ,馆名为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于1991年9月所题写。 展馆面积:占地146亩、粟裕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建筑面积2468平方米、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粟裕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厅面积1100平方米。 陈列面积:1100平方米,展线长350米 展出藏品数:524件(套) 藏品来源:藏品主要来源有两种方式:亲属捐赠、社会征集。 藏品类别:民俗类、民族类、革命文物类、书画类、瓷器、陶器、文房四宝等。 藏品总数:藏品实际数量683(套)、珍贵文物数量:一级:3件 二级:5件 三级:10件。 粟裕公园小山顶立有粟裕纪念碑,碑名1986年由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碑高11.2米,其中碑身7.6米,象征粟裕享年76岁,碑身的四周还有宋任穷、张震、毛致用等人的题词。碑座中心安放着盛有粟裕部分骨灰的骨灰盒。

    粟裕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毛泽东同志曾经称赞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1949年,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1949年,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5. 全劇簡介: 戰爭劇《粟裕大將 Senior General Su Yu以波瀾壯闊的戰爭長卷形式,通過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大陣營在華東戰場的決戰過程,具體展示偉大的軍事家粟裕同志的戰爭實踐和軍事指揮藝術,以及粟裕將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Synopsis: The Chinese civil war drama "S...

    • 43 分鐘
    • 61.1K
    • Q1Q2 Chinese Drama Official 圈影圈外官方电视剧频道
  6. 粟裕回憶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的遺著。粟裕在書中回憶了自己從出生到上海戰役結束的生涯。其中關於淮海戰役的部分,在1988年的第一版中並沒有。2007年... 粟裕戰爭回憶錄 《粟裕戰爭回憶錄》是2005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粟裕。

  7.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