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9日 · 根據房委會今年1月公布其現金和投資結餘會由去年4月初約589億元下降至2027年3月底約497億元期內建築和營運開支將繼續增加。 何永賢稱,對比2018/19至2022/23年度,房委會每個公屋單位年均維修費及管理費升近兩成,維修費由4496元升至5380元,管理費由5880元升至6980元。 每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則由2019/20年度的61萬元升至2022/23年度的76萬元。 她稱房委會一直不時檢視保養維修及管理服務合約,並繼續應用「組裝合成」,將支出維持在預算內,公共屋邨走廊亦有使用節能燈具等節省開支。 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會長陳志球稱樓齡愈大管理費愈貴,香港多舊樓,公屋管理費月均500多元相對私樓每月過千元不算貴,且公屋租金已包管理費,認為管理費按經濟因素上調合理。

  2. 2024年4月12日 · 新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 根據現有規定,如果首付少於屋價的20%,按揭貸款的最長攤還還期限為25年。 如今是加長5年。 另外首次置業者從其註冊退休儲蓄計劃 (RRSP)中提取的購屋金額,從現在的3.5萬元提高至6萬元這一政策將在4月16日生效,即聯邦預算公布當日。 這個變化是考慮到現在無論首付款的金額或其儲蓄所需的時間都比以往更多及更長。 已經或將在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從註冊退休儲蓄計劃提款置業的人士,償還期限也由現在的2年延長至5年。 聯邦政府表示,這些變化旨在配合去年推出的首置物業儲蓄賬戶 (First Home Savings Account)。 該計劃允許有意置業者在開設賬戶後開始儲蓄,長達15年,每年供款上限為8,000元,終身供款限額為4萬元。

  3. 2024年3月14日 · 消息稱房委會計劃為首先清拆的華安樓和華樂樓住戶發放搬遷津貼1人戶10,030元2至3人戶17,300元4至5人戶24,570元6人或以上住戶31,910元單身和二人家庭住戶可選擇領取現金津貼代替入住公屋不過領取當天起計的兩年內不得再領取該項津貼或獲取任何形式的資助房屋單身人士建議津貼額是78,530元二人住戶是95,790元有意購買綠置居或居屋的清拆戶享有優先揀樓資格。 商戶方面,消息稱房委會計劃向合資格商戶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相當於正式公布清拆安排當日,在租約訂明每月淨額租金的15倍;合資格商戶亦可獲參與局限性投標的機會,租用房委會轄下街市檔位,中標者免租3個月;如商戶放棄局限性投標,可獲一筆過12.5萬元替代津貼。

  4. 2024年5月1日 · 為了給商戶開設街邊露天茶座創造條件市府從本周末開始從多市東端展開交通安全裝置的安裝作業直到6月1日覆蓋全市範圍施工期間將把對當地社區商業的影響減少到最低。 CaféTO項目得到了多倫多各地商業促進區 (BIA)和餐飲業者的深入參與和支持,去年開始轉化為市府的一個促進當地社區商業發展的永久性項目,參與的BIA數量從去年25個增加到今年的31個。 市府今年繼續提供廣受歡迎的CaféTO 物業改善計劃,該計劃為經營者提供資金來改善他們的露天經營,申請截止日為6月17日。 今年市府還推出一項新舉措即 CaféTO餐飲區補助金,為非牟利組織和BIA提供資金以擴大社區層面的戶外餐飲活動,特別是在路邊小巷餐館酒吧密度較低的地區,補助金的申請開放至5月10日。

  5. 2022年4月9日 · 明報專訊加拿大自由黨政府於財政預算案中建議以新推出的免稅首置業儲蓄戶口」(Tax-Free First Home Savings Account,FHSA)計劃來協助國民蓄首期,民眾一年可存入8000元,而該筆「供款」如同註冊退休計劃(RRSP)屬可減稅,政府形容FHSA是進出

  6. 2021年10月5日 · 1960年代建成的北角健康村三期一直未落實重建時間表房協早前提交規劃申請計劃在筲箕灣阿公岩道一帶地段興建出租公屋預料建成後將用作安置健康村第三期的住戶。 圖最前方為健康村第三期。 (賴俊傑攝) 房協總監物業發展及市場事務楊嘉康受訪稱房協去年購入明華大廈旁私人土地並計劃將毗鄰閒置官地合併發展成接收屋邨用作啟動重建健康村第三期。 (賴俊傑攝) 【明報專訊】市區用地緊絀,為求地盡其用,房屋協會去年購入筲箕灣明華大廈旁一幅私人土地,並計劃將毗鄰的阿公岩道閒置官地合併發展出租公屋,料可建640多伙,2028年建成。 新項目將成接收屋邨,房協會啟動重建於1965年建成、涉7幢樓宇的北角健康村第三期,並提供單位調遷受影響住戶。

  7. 2024年1月25日 · 2023年6月9日,許小姐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登陸自己的BMO網銀帳戶,先發現原密碼不能用,重新設置新密碼後發現存款餘額為負數,即不僅此前3.3萬元的存款沒有了,甚至帳戶還出現透支。 當時身在中國北京的她,立即撥打國際長途向銀行報失。 許小姐告訴本報記者,後來她得知,其3.3萬元存款在2023年4月28日至6月1日期,先後分16筆,都以e-transfer的形式轉入了4個陌生帳戶。 最令她震驚的是,這筆錢中還包括一筆基金 (mutual fund),也在她未授權的情況下,賣出轉入支票帳戶,然後又被走。 她指,整個事件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通常e-transfer的收款人在收到款項後,出款項的一方會自動收到一封確認郵件,但她從未收到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