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传统节庆食物. 展开 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粽子,由 粽叶 包裹 糯米 蒸制而成的 食品 ,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到东亚诸国。 [1-2] 粽,即粽籺,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 箬叶 (或 柊叶 、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2. 广府菜 是粤菜的代表,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的中原饮食风格 [1] ,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如 煲仔饭 、 烤乳猪 源自周代“ 八珍 ”美食; 烧鹅 源自宋朝名菜 烤鸭 ; 点心 从中原传到广东后演变出 广式点心 [3-6] 。 广府菜 的范围包括 珠江三角洲 、 香港 、 澳门 和 韶关 等地 [64] ,自古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 ( 顺德 )”、“食在广州,味在 西关 ”的美誉 [1-2] 。 潮汕菜 分布在广东省 粤东 地区的 潮州 、 汕头 、 揭阳 、 汕尾 等地 [67] 。 受到 闽菜 影响较多,又受到广府菜、客家菜等的影响,汇闽粤两家之长,风味自成一格 [63] 。

  3. 菜系是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 ...

  4. 习俗主要有划龙舟、 祭龙 、 采草药 、赶药市、挂艾草与菖蒲、 打午时水 、洗草药水、贴 午时符 、 拜神祭祖 、 浸龙舟水 、吃 龙舟饭 、食 粽子 、 薰苍术 、放纸鸢、拴 五色丝线 、 佩香囊 等等。. 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 ...

  5. 中国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 ...

  6.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 ...

  7.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1] 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 蔬菜汁 和糯米粉捣制再以 豆沙 为馅而成。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中文名. 青团. 外文名. green dumpling. 分 类. 小吃. 口 味. 甜香,咸香,软糯. 主要食材. 糯米粉、粘米粉、澄粉,肉、笋、虾米、豆腐干、豆沙艾草或马兰头. 流行地区. 苏南、皖南、上海、浙江、江西北部. 目录. 1 历史渊源. 2 各地变化. 3 风味特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