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4日 · 在夾擠症候群的治療上一般會建議患者接受止痛及放鬆治療治療新趨勢則是建議接受體外震波治療震波會作用在軟組織可加速組織再生消退發炎止腫避免復發詹承偉示範三招規律運動來緩解夾擠症候群第一招旋轉肌袖訓練運動」,取一條彈力帶或有彈性的帶子手臂自然垂兩側手肘彎曲90度腋下夾緊雙手抓緊彈力帶雙手肘往外旋轉20至30下為一組一天做兩組 。 可達訓練旋轉肌袖,讓肱骨與肩胛骨配合協調,使手臂往上抬更順暢。 緩解夾擠症候群第一招「旋轉肌袖訓練運動」,取一條彈力帶或有彈性的帶子,手臂自然垂兩側,手肘彎曲90度,腋下夾緊,雙手抓緊彈力帶,雙手肘往外旋轉,20至30下為一組,一天做兩組。 可達訓練旋轉肌袖,讓肱骨與肩胛骨配合協調,使手臂往上抬更順暢。

  2. 2020年12月10日 · 究竟如何才能根治,擺脫痠痛找回神清氣爽的生活?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張靜慧. 30歲左右的李小姐,一上班就頸痠痛、膏肓痛,去復健科診所檢查,骨頭並沒有問題,她開始依醫師的建議做電療、拉脖子(頸椎牽引),也參考網路上的影片調整辦公室椅子、電腦的高度。 她很認真接受復健,3個月過去了,治療卡用了一張又一張,痠痛稍改善,但並沒有完全好。 「復健真的有用嗎? 還要繼續下去嗎? 」她不禁疑惑。 「 復健沒有效、遇到瓶頸,是因為沒有找到和解決真正的原因, 」輔大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公關委員會副主委黃琳玲比喻,當房子著火,不能只把外圍的火苗撲滅,一定要找到起火點,才能完全撲滅火勢。 黃琳玲評估李小姐的狀況後發現, 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活小事,其實是頸痠痛的根源:

  3. 2021年7月12日 · 物理治療師黃琳玲分享了7個簡單的伸展動作,只要花上10分鐘,就能將全身肌肉舒展開來,不再因為身體緊繃而難以放鬆。 (責任編輯:彥均) 文/張靜慧. 不論疫情期間居家工作或平日在辦公室工作,久坐、用電腦和手機,維持同一姿勢太久,都容易造成肌肉僵硬、疲勞,間接引發痠痛,特別是頸、下背、臀部及腿部。 輔大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公關委員會副主委黃琳玲建議,每工作1、2個小時,就起身活動10~15分鐘,她並設計了下列伸展運動,站著、坐著就可以做,減輕久坐造成的不適。 她提醒,這些伸展動作只需做到有緊繃感即可,不需要做到覺得痛。 「重點是時間要夠,每個動作維持30秒~1分鐘(年長者可縮短至15~20秒),因為肌肉組織有黏彈性,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塑型的效果。 1.腹式呼吸.

  4. 2021年8月19日 · 你也可以看著影片跟著練習! 1.抬頭延展手上舉.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許多肩膀緊繃的人平時都是讓肩膀往內縮,因此要改變肩膀的張力,務必也要把胸膛打開。 先腳踩弓箭步,前腳膝蓋彎曲呈90度,後腳打直,這時手交握,手掌往外往上推舉,軀體與頭微微後仰,打開胸膛。 2.抬頭延展手後上舉.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與上個動作類似,腳先踩弓箭步(你可以換邊),這時兩手先到身體後方交握,再把身體往前挺出,打開胸膛。 過程中下巴提高,抬頭往上看,感覺頸部前側的伸展延長,對肩膀與頸部都是不錯的練習。 3.前彎展臂.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雙腳打開,約肩膀的二到三倍寬,腳趾向前向外。 身體往前傾,以左手撐地,身體往右扭轉,打開胸膛,把右手往天空方向舉。 在這個動作停留。 再換邊練習。 4.貼牆轉身.

    • 找出手麻「元凶」,才能治本
    • 幫肩膀回到正確的位置,手不麻了
    • 你最近睡得好嗎?來這裡找尋專屬你的助眠懶人包吧!

    陽明交大領航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林維萱說,筱華的症狀多,又環環相扣,如果只處理表面的症狀、沒有「直球對決」,只能治標而已,她希望能像偵探般幫忙個案找到「元凶」,才能真正治本。 她評估後從筱華身上找到3條線索: 1、肩膀往前縮(圓肩):林維萱請筱華放鬆肩膀、回到正確位置,但她很難做到。可能跟長時間用電腦有關,肩部肌肉用進廢退,產生結構及姿勢變化,無法回到原位。 2、肩膀僵硬:背筆電造成頸部外側及肩膀上方的肌肉被拉緊、缺乏彈性,脖子轉動的角度只有一般人的一半。 3、落枕:筱華每隔1、2週就會落枕,且脖子轉動時會有摩擦音。 林維萱請筱華將肩膀刻意抬到最高、接近耳朵,此時脖子轉動的角度就恢復了,2、3分鐘後,手麻和肩膀僵硬的感覺都消失了,但肩膀放下,不適的感覺又很快出現。「由此可知,肩頸僵硬、手麻都...

    問題根源在肩膀的位置不對,因此治療的重點便在幫肩膀回到正確的位置。 林維萱先教筱華肩膀正確的位置應該在哪裡,接著用照鏡子、靠牆壁、拍影片等方式幫她找回姿勢正確的記憶,想像頭、頸、身體被用一根竹籤串在同一軸心,慢慢記得這種感覺,直到不看鏡子、不靠牆壁,也能維持肩膀正確的位置。接著再練習,不只站著,連躺著、坐著、用電腦、背包包時都能找到並維持肩膀正確的位置,持續練習,養成習慣,才能不再受肩頸僵硬、手麻之苦。 筱華每1~2週接受林維萱的指導1次,練習了兩個月左右,慢慢找回肩膀正確的位置,肩頸僵硬及手麻大為改善,也不再因此而失眠。 不過林維萱提醒,失眠的原因複雜,包括疾病、心理、食物、環境等因素,都建議先尋求家醫科或身心科醫師的診斷,若常規治療沒有改善,再找物理治療師幫忙。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現職...

    (本文經合作夥伴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睡不好,元兇竟然在肩頸〉,首圖圖片來源: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5. 2017年9月15日 · photo via Unsplash. 《VO》導讀: 每天上班坐在辦公桌前,一整天盯著電腦的僵硬姿勢讓你肩膀常常覺得酸痛嗎? 快先看看你的頸酸痛有多嚴重,然後試試超有效的伸展操,還給自己一個輕鬆沒負擔的身體! (責任編輯:張舒婷) 頸部一般疼痛檢查清單. 自我檢查時,如果符合以下一般疼痛的項目,請持之以恆做伸展操,如此一來. 便能舒緩頸部疼痛。 ˙ 產生伴隨頸部、背部、肩膀疼痛的頭痛與眼球痠痛。 ˙ 如果長時間使用電腦,後頸部、背部、肩膀會僵硬不適。 ˙ 如果智慧型手機或書看太久,後頸部、背部、肩膀會僵硬不適。 ˙ 經常被別人說頸部向前伸出。 ˙ 頸部、背部、肩膀(斜方肌)經常不舒服,跟頸部或手臂活動無關。 ˙ 經常覺得頸部和肩膀僵硬。 ˙ 轉動頸部時,偶爾會覺得脖子痠痛或不太好轉。

  6. 2020年7月21日 · 一整天坐著打電腦身體會不自覺的往前彎曲手腕放在鍵盤滑鼠上手腕肩膀維持同樣的姿勢一定會非常痠痛而不舒服這時候就會有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等問題出現。 不過在神經、骨骼還沒有受到實質損害時,多做一些拉筋、放鬆緊繃肌肉與神經的運動,其實也可以幫助改善肩頸、手臂、手腕的不舒服,尤其是慣用手;如果等到真的出現神經受損,那治療起來就會比較複雜,最好還是及早治療比較好。 惠森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丁雅婷則表示,如果出現手腕、肩頸的不舒服,可以先觀察自己的不舒服到達什麼程度,如果已經出現麻、刺痛等感覺,表示神經有受到壓迫,建議就醫檢查;但如果還停留在痠痛,她建議可以做3種動作來幫助改善: 一、擴胸扶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