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腦退化症治療藥物 相關

    廣告
  2. 認知障礙症(老人癡呆症)是一種腦部疾病,若能提早檢測出高風險患者,有機會減慢衰退速度. 利用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ARIA) 作分析,可以10分鐘內計算風險,準確性可達超過90%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9日 · donanemab是第二款證明能減緩認知衰退的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標靶藥物,效果似稍勝前另一款藥物lecanemab。 有專家認為這是里程碑,不過此藥可能引發的腦腫脹、腦出血情况,仍惹一些人疑慮。

  2. 2023年5月5日 · 【明報專訊】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周三(3日)發布其研發的阿茲海默donanemab第三期臨牀測試數據,顯示donanemab在18個月內讓早期患者的認知衰退速度大幅緩減35%,有專家稱讚有關結果「非凡」。

  3. 2024年2月18日 · 在65歲之前出現腦退化症狀者,會被界定為早發性腦退化症。醫管局回覆稱,截至2022年,有超過8.4萬名認知障礙症病人於醫管局接受治療,局方沒有備存60歲以下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分類統計數字及輪候數字。「轉介等兩年 掃描又兩年」

  4. 2021年12月8日 · 【明報專訊】美國有研究發現,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威而鋼」可能有助減少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達69%,但專家同時強調尚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兩者關係。

  5. 2020年12月22日 · 他的研究團隊將探討神經退化疾病發病機制及治療藥物,包括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綜合症等。 惟新冠病毒來襲,科研一波三折,高浩說確會拖慢進度,例如器材損壞送修久等半年,令部分實驗完全停滯,團隊要「轉型」先完成其他工作,適應疫下的科研 ...

  6. 2022年11月22日 · · 三方法支援患者. 阿茲海默症由診斷到末期一般長7年. 阿茲海默症是腦退化症最常見的種類,是大腦疾病,該疾病會導致記憶,思考和行為問題。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現象但不是精神疾病,一般而言患者由發病、診斷到末期失去自理能力長約7年時間。 三大因素患阿茲海默症. .家族遺傳──基斯漢斯禾夫正是擔心這情況,因他有相關基因,加上祖父亦患此症. .頭部創傷. .心腦血管病. 染新冠後腦退化問題惡化. 佘達明表示,最近發現部分原本病情穩定的腦退化患者,包括患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在確診新冠病毒後,問題惡化,包括較以往呆滯、不想談話,甚至無法行路。 他初步統計,10個病人有3個情況都轉差,暫時沒有科學研究證明新冠病毒對腦退化患者影響,但他估計可能炎症後,身體機能如骨牌效應般轉差。

  7. 2023年2月7日 · 賽馬會耆智園總監、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郭志銳表示,若在65歲前岀現腦退化症的症狀,如記憶力下降、行為及性格轉變,會被介定確診早發性腦退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