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腸癌手術風險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膀胱鏡、胃鏡等,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健康熱線2366 0328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4日 · 根據2019年香港癌症資料庫數據約60%大腸癌患者於第一二或三期確診即表示癌症未有擴散至遠程器官絕大部分患者均適合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達根治效果而部分第二三期患者由於復發風險較高醫生一般建議手術後接受輔助化療以減低 ...

  2. 2020年11月22日 · 基本上是由基因控制基因來自我們的父母當有直系親屬患腸癌家人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另外HMPCC (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及FAP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這兩類腸癌更是具有很強烈的遺傳性柳影虹大腸癌有什麼預防和治療方法? 朱建華:大腸癌從一小粒瘜肉,慢慢轉化成癌症,大概需要十年時間,所以當仍是瘜肉階段,能夠把它抓出來的話,就能預防大腸癌,香港衞生署針對香港五十至七十歲人士,進行大腸癌篩查計劃,先檢查有沒有隱血,再進一步照腸鏡,找到瘜肉並進行切除,就可以預防這個疾病。 治療分三方面,電療、化療和做手術切除,早期發現的話,做手術切除已經足夠,目前採用微創手術,大大縮短了復元時間,如果後期發現,就需要配合電療及化療。 柳影虹: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成為高危患者?

  3. ( 一) 年齡大部份被確診患上大腸癌的人都是超過五十歲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的風險也增加。 ( 二) 家庭病史:有直系親屬 ( 包括父、母、兄、弟或姊、妹) 患上大腸癌尤其是在五十歲前確診的會增加個人患上大腸的風險。 ( 三) 飲食:大量研究顯示,進食過量紅肉和經加工的肉類 ( 加工紅肉是使用醃製、煙醺、鹽腌、防腐劑等方法保存的肉類,包括火腿、煙肉、香腸、熱狗等) 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不過, 在國際癌病醫學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於2018 年4 月1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完全不吃紅肉並不能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4. 2022年1月10日 ·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張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這項新研究涉及7.6萬多名女性和約3萬名男性參試者對其體重24小時內總體睡眠時間是否打鼾等情況進行評估研究期間共有1973人罹患腸癌結果發現與每晚睡7小時左右的人相比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參試者患腸癌的風險升高1.42倍在睡眠時間過長的同時如果合併體重超標或經常打鼾患癌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指出,打鼾可能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使睡眠品質下降,造成間歇性缺氧,最終增加了腫瘤生長的危險。 此外,睡眠品質的不足,又迫使人們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來補充,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保證優質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對成年人來說,每晚最佳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睡多睡少都不利健康。 有睡眠問題的人,最好到醫院診治,早日解決問題。

  5. 2017年8月15日 · 【明報專訊】現年68歲的李琳琳跟姜大衛結婚43年,是娛樂圈中模範夫婦,育有兩女一子;曹永廉是她的大女婿。 琳琳姐當年是銀幕上的女俠女強人本色上世紀90年代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專注照顧家庭10年前舉家回流香港2011年中傳出李琳琳患大腸癌並擴散至淋巴她接受化療時姜大衛在醫院進出相伴。 不過,當時他與曹永廉皆否認琳琳姐患癌症,分別聲稱是定期檢查與大腸生瘜肉。 6年後的今天,已痊癒的李琳琳接受訪問自揭患癌真相。 接受《溫暖人間》訪問揭患癌真相. 李琳琳接受《溫暖人間》訪問,提到6年前曾患大腸癌,在半年內接受了12次化療。 據報道2011年琳琳姐到醫院檢查,照大腸時發現癌細胞,但醫生評估只屬初期,她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後癌細胞擴散到淋巴.

  6. 2023年12月9日 · 政府發言人稱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 據悉,獲批藥物為和黃醫藥研發的「呋喹替尼 (fruquintinib)」,涉兩個劑量。 藥廠資料顯示,該藥有1毫克及5毫克兩種劑量。 2018年內地藥監局准用. 據藥廠網站,和黃醫藥的「愛優特? (Elunate?)」2018年獲內地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今年初與日本藥廠武田製藥 (Takeda)達成協議,由武田製藥負責內地及港澳以外地區推進開發、商業化和生產。 該藥上月初以「FRUZAQLA?」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批准使用,意味已取得兩個地區藥監局批准。 消息稱藥廠向本港申請註冊時,該藥未獲美國批准,故需循「1+」機制申請。 申「1+」後FDA上月批准.

  7. 2023年7月7日 · 新界西醫院聯網麻醉科及手術室服務部顧問醫生林嘉雯稱術前風險評估透過心肺運動檢測綜合評估病人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比如讓病人踩單車以評估心肺指標變化衡量接受手術的風險截至6月底接受評估病人中有三成評估不達標需接受術前預健。 屯門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關慧珊稱,預健主要從心肺功能、呼吸肌肉力量及肌肉強度改善病人身體狀 ,包括步行、單車等帶氧運動,亦會透過儀器訓練肌肉力量,必要時需藥物治療、營養改善等。 助病人考慮治療方案 未必做手術. 林嘉雯續稱,預健的具體計劃視乎病人所做手術和體格,「正如跑相同的距離,不同人肌肉痠痛的速度及情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