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8月26日 · 如果完全沒有屁放例如一連幾天都沒有放一個屁的確是有些擔心因為有可能是腸阻塞所導致而引致腸阻塞的其中一個我們最擔心的原因就是腸癌。 」葉盛輝表示。 本港每年有超過5千宗腸癌新症當腸內的腫瘤大到一定程度腸全塞就會連大便也沒有所以便秘是腸癌的其中一個病徵。 留意腸癌徵狀. 葉盛輝續指,「到了這階段,放屁也會一樣,經常少少、少少的,不會多。 即是無論放屁或大便,每次都屙得不多,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 但也可能全日24小時都覺得急,想大便,也可能全日都不斷有小量的屁,這情況也有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值得注意一下。 相關文章: 心肌炎|開頭症狀似感冒易忽視 小心猝死風險. 變種病毒丨群體免疫成泡影 新冠肺炎勢不消失 接種疫苗、確診數仲有無意義?

    • 大腸癌期數
    • 大腸癌存活率
    • 大腸癌常見症狀:排便習慣改變
    • 大腸癌常見症狀:持續腹痛
    • 攻守兼備 — 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
    •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大腸癌期數主要分為4期,按癌細胞或腫瘤生長的位置而定: 第1期大腸癌 - 腫瘤生長在大腸內壁或黏膜上,沒有轉移第2期大腸癌 - 腫瘤擴散至大腸外壁,但沒有轉移至淋巴或其他器官第3期大腸癌 - 腫瘤癌細胞已入侵附近淋巴第4期大腸癌 - 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 大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貧血、易倦、體重下降等屬早期症狀,但許多人都未必聯想到這些症狀與大腸癌有直接關係,因此在早期難以察覺。

    及早診斷及治療大腸癌有助大大提高存活率,有臨床腫瘤科科醫生指出早期大腸癌手術後5年的存活率可高達95%;但若果延至第四期才發現,癌細胞或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存活率或會大大降低至少於10%。 如出現以下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就要多加注意,盡早求醫。

    1. 排便次數改變

    每個人的排便次數會因應飲食習慣和身體機能而異,但如果排便次數急劇轉變,或變得不穩定,例如在便秘一段時間後,又突然出現肚瀉,就要格外留意。排便次數過於稀疏可能因為腸腫瘤阻塞排便,而次數變密則可能是腫瘤令腸臟蠕動變快,令排便次數頻密。

    2. 大便後仍有便意

    如腫瘤出現在接近肛門位置,或會令患者產生持續有便意的錯覺。

    3. 血便

    大便見血或糞便呈黑色,都是大腸癌症狀之一。雖然痔瘡或其他腸胃疾病也有可能導致血便,但由這些疾病引起的大便出血通常為鮮紅色;如血便呈暗紅色或黑色,便有可能是腸腫瘤出血。

    不規則的腹痛、絞痛或腹脹

    上文提到腸腫瘤有機會導致腸阻塞,除了排泄上的異常狀況外,亦會令腸道排氣困難,出現因脹氣而引起的腸痙攣,以致腹部絞痛。患者在排氣後,腹痛症狀或會減輕,但若果情況持續反覆並持續發生,就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

    買危疾保險無非想患大病時得到財務保障,但又怕從未索償會白交保費?Blue「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為你提供危疾保障,如保單期滿時從未於保障期內成功就受保危疾索償,更可以獲得已繳總保費的109%回贈! 1. 涵蓋38種常見危疾,一旦確診可獲保障額的100%賠償^ 2. 保障4種特別疾病,包括良性腫瘤(須接受切除手術)、原位癌、早期惡性腫瘤及其他須入住深切治療部的疾病,不幸確診可額外獲保障額之20%的現金賠償+。 無須再擔心買危疾保從未索償等如白交保費,浪費金錢,真正做到攻守兼備!!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電郵(enquiry@blue.com.hk)或直接致電+852 3929 3929查詢。 危疾保障的應付金額相等於以下之較高者: a.最新保障額的100% 或b. 截至診斷患上有關危疾當日已繳總保費的100% 扣除c. 任何已付或應予支付特別疾病保障,若:i. 危疾於相關特別疾病診斷之日起一年內,並由該特別疾病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引起或產生(全部或部分),或 ii. 因其他疾病(須入住深切治療部)而支付特別疾病保障,並於該其他疾病(須入住深切治療部)診斷之日起一年內診斷患上危疾;及 d. 任何負債。 +每張保單只會支付特別疾病保障一次。特別疾病保障額外提供保障額20%的賠償將不適用,並會從危疾保障的應付賠償中...

  3. 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其發生率為第四名初期大腸癌徵兆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及常有解便不完全感時大腸癌往往已進行至二三期以上反之如果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大腸癌症狀早期治療則第一期腸癌五年存活率最高可達九成。 大腸癌的種類有哪些? 按照腸腫瘤生長的部位,大腸癌可歸類於以下三種: 1. 結腸癌:癌細胞長在結腸的細胞組織。 2. 直腸癌:癌細胞長在直腸的細胞組織。 3. 大腸直腸癌:癌細胞長在結腸和直腸的細胞組織,且會影響小腸和消化系統運作。 此外,大腸癌也有不同的癌細胞種類,如:腺癌、大腸直腸淋巴癌、類癌瘤、胃腸道間質瘤等。 大腸癌前兆有哪些? 不少民眾常問,是否可透過身體的症狀或不舒服的感覺去覺察是否有罹患腸癌的可能?

  4. 2021年6月11日 · 以上介紹了大腸癌早期和晚期的症狀總括而言早期的大腸癌症狀不太明顯即使到後期症狀開始出現亦可能會因為其他腸胃疾病也有相類似症狀而未有立即求醫因此年過50歲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高風險人士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而一旦發現有以上症狀並持續一段時間,就必須諮詢醫生,切勿延誤就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 。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0 (2018統計數據) 快來 按此 了解更多有關大腸癌的成因、症狀、診斷及治療等資訊及下載《認識癌症 – 大腸癌》小冊子。 相關文章: 經常食肉,會否增加患上大腸癌風險? 解開大腸癌成因. 經常腹痛或便秘是否患上大腸癌? 如何預防本港頭號癌症 – 大腸癌.

    • 血便。
    • 排便習慣改變。因著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的不同,排便次數也會有所不同,但要注意 大腸息肉 癌化後的影響,因為大腸無法再有效吸收水分、排除廢物,所以以下排便問題亦會出現:
    • 腹部疼痛及痙攣。因為大腸位在腹部,所以只要出現腸阻塞(Bowel obstruction)就會有排氣困難的問題,包括像 脹氣 及腹部痙攣。或許對有痔瘡或 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人來說,腹部疼痛很常發生,但若是最近才開始,且每次都持續很久,就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了。
    • 疲勞。如果你發覺即使有好的睡眠,身體還是很疲勞,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 慢性疲勞,在大腸癌患者身上的慢性疲勞,很可能是癌細胞將身體能量消耗的結果。此外,血便所造成的失血也會導致疲勞,加上體重減輕和排便習慣改變,無力感亦會隨之產生。
  5. 除了腫瘤醫師通常也會考慮是否為消化道潰瘍腸胃炎腸道瘜肉或痔瘡並進一步釐清可能的原因一般來說醫師會安排疑似大腸癌的病人進行大腸鏡或大腸X光檢查來確認診斷有時還會進一步做大腸切片

  6. 2023年2月8日 · 腸道若有腫瘤導致腸道阻塞和蠕動緩慢的確會造成氣體積存放屁頻率增加不過不尋常的疾病通常伴隨其他更嚴重更明顯的症狀出現而不會只是一直放屁或放臭屁

  1. 相關搜尋

    腸癌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