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6日 · 餐廳是一種香港獨有的速食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色於一身,提供糅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 在香港,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六時至凌晨一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要體驗地道的香港生活,必得去一趟餐廳不可。 餐廳擁有着快餐店特有的效率,由點菜至結帳都很講求速度,顧客甫一坐下,就可從各種預設好的常餐、速食、午餐、特餐中選取所需,而且效率極高。 侍應很快就會送上食品,一般都毋須等候,很配合生活繁忙的香港人的急速節奏。 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售貨員、辦公室職員以至不少行政人員都很喜愛光顧餐廳。 另一方面,餐廳同時也有着餐廳的特點,基本上是將餐廳的服務簡化了,你毋須像光顧快餐店般先排隊買票,再自己拿東西,自己爭位子。

  2. 2022年8月15日 · 北角錦屏街小店古月的肉骨茶走的是星洲路線從幾年前較為清淡改良成現在濃郁的風格抵讚星洲肉骨茶是兩大派系中的潮州派。「松發是最出名的專賣肉骨茶的老店如今已經遍地開花但難能可貴的是它並沒有因此而有失水準

  3. 2019年4月17日 · HK人與事/復古茶餐廳/東瑞. 時間: 2019-04-17 03:18:21 來源: 大公報. 圖:茶餐廳今昔氛圍大不同 /作者供圖. 近兩年香港一些中小型商場、舊街陋巷,冒出許多「復古」茶餐廳,形成了飲食業的一股潮流。. 其名稱,有的沿用某某茶餐廳,有的叫某某冰室 ...

  4. 2017年7月21日 · 「一盅兩件」是港式飲茶的典型文化符號。 根據香港文化博物館的資料,「一盅」是焗盅,或稱蓋杯,意即用蓋杯泡茶,舊式茶樓夥計拿着大水煲為茶客添水,現在大部分的茶樓都已改用茶壺代替蓋杯。 「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 香港的茶樓賣點心的方式一直都頗有獨特之處。 以前點心員用布帶纏着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後來才有滿載不同類型的掛着點心名稱的點心車在茶樓出現。 而如今的茶樓則大多以畫點心紙的方式下單買點心,推點心車的茶樓已然屈指可數了。 如今的香港人飲茶,更多時候是都市生活方式的一種體現。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譚少薇教授在二 一年的一篇期刊文章中指出:「透過飲茶,港人把這些多元性、包容性、對轉變的要求,以及面對改變的適應能力,在日常生活之中實踐。

  5. 2021年4月20日 · 絲襪奶茶又稱港式奶茶,味道香滑,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一種奶茶。 它並不是如外傳所戲說用真絲襪去沖製而成,而是把煮好的紅茶用類似絲襪的袋子過濾,作用除了濾走茶渣,也使紅茶更香滑,然後加入淡奶和糖。 講到絲襪奶茶,相信一定要到位於中環結志街、早在1952年開業的「蘭芳園」,周潤發也是其座上客。 蘭芳園餐廳原創人林木河當年用特製的白布袋炮製奶茶,現在一般會用棉紗網鑲在金屬框架內,由於棉紗網經奶茶浸泡,網的顏色與絲襪非常接近,因此沖製而成的飲料稱為絲襪奶茶。 這天,記者來到「蘭芳園」,充滿特色街邊的鐵皮檔口仍然保留着,也有顧客選擇坐在這裏品嘗奶茶。

  6. 2020年6月30日 · 茶走 齋啡鴛鴦陪你慶回歸 時間: 2020-06-30 04:23:30 來源: 大公報 下一篇: 七一升旗禮 3000警力應變 海洋公園一群新住客陪市民慶祝回歸23周年。新住客狐獴及亞達伯拉象龜原生於非洲,入住園內全新的展館,明日(7月1日)起「見客」。20隻狐獴 ...

  7. 如今,無論是1.0版的煮,還是2.0版的冰,走紅的背後其實是歷史悠久的文化與新中式潮流碰撞的結果,可以說,網紅現象的背後,是中國成了被藝術化的物質載體,成了年輕人感知文化的簡易途徑。 「冰」風起,各地很多商家聞風而動。 然而,自從流量變現、打卡文化興起,為場景買單的商業模式能多遠,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創造了新需求,至今業界還有爭議。 熱點來得快也去得快,加上資訊的發達和社交分享的助力,商業模式更容易被快速複製,帶來的結果是商品同質化嚴重,跟風的門店也難以解決顧客黏性和商品稀缺性等問題。 從煮到冰,同樣是古風新中式,卻讓不少從業者看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持久力。

  1. 相關搜尋

    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