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1月26日 · 這次調低高血壓數字的做法普遍獲得醫生支持因為醫生們都清楚知道高血壓對身體健康造成的破壞和增加死亡的風險現在把高血壓的界線調低可以給一些之前接近高血壓的人士及早接受治療和採用有效方法去改善過高的血壓。 高血壓跟遺傳、年齡、性別、飲食、生活習慣等都有密切關係。 一些平日少運動、愛吃三高食物,即高糖、高鹽、高脂肪,而且上了年紀的朋友,便容易患上高血壓。 因此,一般人只要多做適量運動、注意飲食,控制體重,不要讓自己超重或肥胖,血壓自然便能維持在130/80以下的新正常水平。 大家想不被標籤為高血壓族,便要積極努力運動了。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主任 鍾伯光. 讀文匯報PDF版面.

  3. 2017年6月14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目前市面有不同的血壓計供市民選用惟有關儀器體積不小而袖帶血壓計在加壓狀態下亦易造成不適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趙鈮團隊成功研發只有頭髮直徑十分一厚度的蚊型超薄血壓感應器利用多光技術實現醫療級別的血壓測量技術。 該感應器具備輕便、精準、耗電量低等多項優點,可安裝於手環、耳機或戒指等產品作24小時監察,有望最快5年內面世。 趙鈮介紹指,為及早發現並應對心血管疾病問題,避免情況惡化,社會對血壓計「看門口」需求不斷增加。

  4. 2018年4月11日 · 梁萬福分析指長者營養不良可以有很多原因其中食慾不振牙齒或口腔問題嗅覺味覺減弱等問題均會令長者因減少食量而引致營養不良另一方面部分長者亦因擔心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在未經醫護人員指導下自行戒口或節食導致營養失衡。 營養師籲宜「少食多餐」 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出,一般長者對早餐清淡定義不太正確。 「清淡不等同於只食白麵包、白粥、 白飯,而是要少油、鹽、糖和脂肪,並且要少食多餐。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之一,年約60歲的周女士表示,以為吃得愈清淡對身體愈有幫助,因為怕膽固醇高便自行戒吃雞蛋及少食肉,引致蛋白質吸收不足夠,出現較容易感到疲倦、患小毛病等問題,痊癒也較其他人慢。 梁萬福指出,出現上述問題並不單只是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根源或缺乏某種營養素的先兆。

  5. 2016年5月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嘉嘉)「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誘發因素中風為本港的第四位致命疾病。 近年港人中風有年輕化趨勢,有醫師日前在一個講座中指出,這是與港人飲食習慣有關,預防勝於治療,大家應從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做起。 中風的高危族人士包括肥胖、常熬夜、壓力大及運動量不足等,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及天生腦部血管異常者亦為高危人士。 東華三院─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最近於東區醫院舉行「預防中風」講座,並由莫恒殷中醫師擔任主講。 莫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者皆造成腦神經功能損傷,從中醫角度,中風病機是本虛標實,本是肝腎陰虛,實是風火痰瘀。

  6. 2020年3月8日 · 胸腹症狀胸悶心跳心慌高血壓等會考慮交感性頸椎病診斷腹部不適消化不好可能是頸部植物神經波及有頸性胃腸炎的診斷

  7. 2019年7月10日 · 交感神經末梢分泌腎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副交感神經末梢分泌乙酰膽鹼使心跳變慢和血壓下降。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同作用,以維持心跳和血壓保持正常和穩定。 由此可見,心跳等基礎生理活動由自主神經系統調節,一般不受人意識的控制。 自主神經系統不受意識支配,可自主調控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系統所有臟器的活動。 它的高級中樞在下丘腦,向下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從脊髓的中部發出神經纖維,經過交感神經節再支配全身的臟器。 副交感神經中樞分兩路,上部從延髓發出迷走神經,支配胸腔和腹腔的臟器;下部從脊髓下端發出盆神經,支配膀胱、直腸及生殖器官等。 兩者互相協調,以保證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維持內環境的平衡和穩定。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 醫學 I》

  8. 2012年10月29日 · 醫護緣:護理生實習無薪 受益勝課堂. 相信很多學生及家長都可能知道,修讀護理學系的學生,不論是註冊或登記護士,都必須於畢業前分別完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