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6月29日 · 在當中大家可以找到黎明的9大經典大碟當中包括如果可以再見你》、《愛你不愛你等等多首舊歌此外鄭伊健莫文蔚張學友鄭秀文郭富城譚詠麟等老歌都大量供應而已離世的米高積遜其中一隻精選大碟King Of Pop17首歌只售38元若然愛聽經典的話iTunes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作為後來者,iTunes對本地市場的準備顯然不足,除了不少歌名都是以英文譯音顯示,令我們要估估歌名外,最大問題是版面仍然以海外的流行歌曲作主打,這樣似乎就沒有照顧本地用戶口味。 香港最紅的陳奕迅似乎仍未獲蘋果設立專頁作宣傳之用,相反方大同、周杰倫、陳柏宇、薛凱琪、韓國的Wonder Girls,則獲蘋果的厚愛,獲設立個人專頁。 逐碟逐首計 明碼實價.

  2.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3. 2021年10月15日 · 本網請來八位見盡市場風浪的投資名家,分享對股市、樓市的見解以及他們的投資智慧。 想跟名家學習? 記住留意以下時間,逢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5時,多位名家的講座將準時在《香港經濟日報》平台播出! (更新至10月15日,加入新強講座第五集) 曾淵滄. 香港著名學者、財經分析員及專欄作家,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以及多家企業、機構顧問,多次受邀在中國、美國、香港、新加坡媒體和研討會分析經濟投資與管理方面的課題。 播出日期:8月23日至8月27日. 第一集: 曾淵滄為你講解大市走勢分析! 第二集: 曾淵滄:恒指未「極度悲觀」 入市仍需等一等. 第三集: 慎選收息股 曾淵滄:股息率高唔一定好. 第四集: 曾淵滄寄語年輕人 「輸錢可以但唔能夠輸到欠債」 第五集: 曾淵滄:永遠都是買樓時機.

  4. 2021年10月6日 · 最後更新: 2021/10/11 09:45. 分享:. . 【財金投資名家講座】手持過億元物業 財叔投資哪些物業?. 資深物業投資者財叔,手持價值過億元物業,40多歲靠收租物業實現財務自由。. 到底他在買樓投資方面有策略?. 他主要投資香港物業,他如何看待內地及海外物業 ...

  5. 2020年6月1日 ·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Ryan的 頻道 每周吸引逾50萬人次觀看,他也在其個人網站 InvestingSimple.com 評論AI理財顧問、綫上投資服務等理財產品。 他指,去年他靠YouTube頻道和網站賺了約50萬美元(約388萬港元)。 Ryan Scribner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討論理財知識。 千禧世代習慣在網絡學習理財知識. Ryan的走紅,突顯很多千禧世代(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正透過社交媒體來增加金融知識。 網絡媒體研究機構MarketCast去年底為《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世代中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意投資,但不知從何下手。 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在網絡上學習金融知識更自在。

  6. 2021年10月12日 · 譚新強指中國去虛入實由互聯網產業改為發展半導體能源等製造業但若要發展這些產業就會耗用大量電力減慢實現碳中和的步伐數據年代令生活變得虛擬化亦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若要中國兼顧經濟發展與減排譚新強指出中國實際上需要推動虛擬經濟如用網上會議代替實體會議減少交通在維持經濟增長之餘更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可是,中國推動「去虛入實」政策是反方向而行,政策方向不一致亦令到相關行業的發展受到打擊。 00:10 - 01:24 監管措施出於理性思考還是情緒化反應? 01:25 - 03:40 中國墮入圍城受困心態. 03:41 - 07:14 短期推出多項政策 未充分考慮影響? 07:15 - 08:57 限電政策與碳中和的關係. 08:58 - 11:43 中國「去虛入實」的矛盾

  7. 2021年10月8日 · 本港樓價高企,不少年輕人抱怨難「上車」置業,資深物業投資者財叔則認為,年輕人要改善個人理財習慣,要有儲蓄,才可以早日置業。 不過想置業,第一步是否要考慮買納米樓、龍床盤? 要「上車」有何好選擇? 近年出現不少「靠父幹」上車的故事,手持10多個物業的財叔,會否考慮幫助子女買樓呢? 對於年輕人覺得難「上車」,財叔建議:「第一時間唔好覺得上唔到車,我想知佢話上唔到車嘅原因係咩,佢有無做錯事令佢上唔到車? 」他發現不少年輕人「上唔到車」,是源於他們沒有儲蓄習慣,「如果你豆零都無儲嘅話,就算跌返沙士價又如何呢? 」他坦言,自己儲了7年錢才成功買入首個物業,當年樓價在7年間飆升3倍,如果他一開始自覺無法上車而不儲蓄的話,就根本買不到樓。 買樓都有想要定需要. 除了儲蓄之外,財叔認為個人思維亦相當重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