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財務自由一千萬 相關

    廣告
  2. WeLend 網上貸款,全A.I. 處理,即時提取大額現金流。貸款低息至1.88%,現金即日過數。 申請免入息及住址證明,A.I. 24x7處理申請,即批即過戶。提取貸款享高達$12,000現金獎,立即申請

搜尋結果

      • 相信財富自由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和追求,要儲幾多錢才算財務自由? 富途近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最多受訪港人以1,000萬港元定為財富自由門檻,在不投資的情況下,預計要儲足111年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不過,其實大家一定要1,000萬元才能實現財自嗎? 視1000萬為財富自由 要儲111年 調查報告指出逾4成(41 %)受訪者以1,000萬定義為財富自由門檻,以該人群最主要的每月收入(2-3萬港元)及儲蓄水平(20%-40%)中位數計算,單靠儲蓄須逾111年才能達成財富自由。
      wealth.hket.com/article/3482961/【財富自由】港人熱選1000萬為門檻 要儲足111年?其實你唔一定要1000萬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4月24日 · 理論是這樣的所謂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是指非工資收入多於日常支出」,即使沒有工作也能維持生活。 再看看上述的數據,香港千萬富翁的資產組成中,物業佔71%,以資產中位數1,550萬計算,物業佔約1,100萬。 很多長者已供滿樓 實際卻沒有甚麼收入. 如果買新樓,市區只能買兩房,新界也未必買到三房。 亦即是說很多千萬富翁,扣除自住物業之後,其實所餘無幾。 例如很多長者已供滿物業,實際上卻沒有甚麼收入,生活仍然很拮据。 啟示:單純自住的物,不能為你帶來財務自由! 很多人說,買樓應該是用來自己住,不是投資賺錢,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都放在自住樓上,這樣做並不能保障你的未來。

    • 鍛煉思考。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 要有自知之明。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當大家都相信的某股向好時,你就最需要小心,跟從別人的後果可以很嚴重。而投資需要有個人的方向及方法,客觀去決定買賣時間,需要有理性及數據分析,投忌感情用事,有些股份若基本面變差,你仍然不死心,最終或引致更大的損失。
    • 適當分散投資。年輕人因為太心急,不懂得分散風險,「瞓身」在一隻股票是十分危險的,他建議如對股票投資不熟悉,應只小注以控制風險,至少手持5至10隻股票。
  3. 2021年6月25日 · 達成財務自由是不少人的目標但若然背負債務要如何盡快還清欠債向目標進發加拿大有名現年30歲的女子大學剛畢業時年收入只有5萬加元約31萬港元),還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債務她只靠3個步驟管理個人財務就能在30歲時成為百萬富翁擁有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的資產對於實現財務自由她的心得是甚麼?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4. 2023年3月16日 · 相信財富自由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和追求要儲幾多錢才算財務自由富途近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最多受訪港人以1,000萬港元定為財富自由門檻在不投資的情況下預計要儲足111年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不過其實大家一定要1,000萬元才能實現財自嗎視1000萬為財富自由 要儲111年. 調查報告指出逾4成41 %受訪者以1,000萬定義為財富自由門檻以該人群最主要的每月收入2-3萬港元及儲蓄水平20%-40%中位數計算單靠儲蓄須逾111年才能達成財富自由。 圖表1:財富自由定義分析. 點擊圖片放大. 港人仍偏好儲蓄 投資比率較低. 調查顯示,整體而言,受訪港人仍然較為偏好儲蓄,最多人選擇將收入20-40%儲起。 有5分之1的人群更選擇了40%-60% 的儲蓄收入比。

  5. 2021年10月1日 · iMTV+. 發布時間: 2021/10/01 21:10. 分享: iM人物專訪. 載入完畢 0% - 【iM人物專訪】 30萬變200萬成第一桶金 80後談達財務自由之路. 這些年來人人都講財務自由是不少打工仔夢寐以求的願望大家也希望不需要再為生活奔波錢卻會源源不絕而來財務自由的概念十分簡單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香港樓價高企兼萬物騰貴,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收入低,晉升機會少,要盡早達至財務自由,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個遙不可及的任務。 不過,香港的確有不少年輕人,年紀輕輕已踏入財務自由 。 今年30出頭的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洪龍荃,20歲頭就成功將30萬元的本金滾至200萬元,也早已達到財務自由,做自己夢寐以求的投資業務。

  6. 2020年7月24日 · 財務自由的概念很簡單就是無需再為生活開支而努力工作前提是擁有充足的資產 (如收租物業、股票),產生大於你生活開支的被動收入 (如租金收入、股息收入)。 被動收入 (如租金收入、股息收入) > 日常生活開支 = 財務自由. 宣揚財務自由概念最出名的,相信是日本裔美國人羅伯特‧清崎 (Robert Kiyosaki),他在1997年推出《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以自己的公務員爸爸(窮爸爸),與朋友的生意人爸爸(富爸爸)做比較,帶出財務自由的理念。 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依靠被動的投資收入,毋須工作(即主動收入)已足夠應付日常生活開支,不為錢打工。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提出「現金流理論」,將工作收入及投資收益視為現金流入;生活開支、樓按供款等則為現金流出,當現金流入大於現金流出,便可達致財務自由。

  7. 2024年2月18日 · 只要擁有第一筆財富並且懂得運用適當的理財技巧其實財富的累積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有可能的。 若你目標係每月6萬蚊非工資收入,扣除租金收益,大約要多5萬。 以股息率6%計,就要1000萬股票。 你現時股票有600多萬,而且現時股市都在較低位,相信數年內去到1000萬係有可能,但有幾點你要留意翻。 唔好用「孖展、期權」這類工具,因為風險好高,會令你財富變得過份波動。 人有目標係好,但2025年只係跟現在相距2年。 對於股市而言,係一個好短架時間,較易有波動,影響最終回報。 建議你投資計劃時,用最少5年做單位,個波動程度會較合理。 你現時組合明顯偏重晒係港股,建議你未來加入一些美股,令整個組合變得更平衡。 個別地區不建議超過組合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