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9日 · 素食,尤其中式的,好像只為素食者果腹而存在,不需好看不求驚喜。. 由數年前開始,不少米芝蓮餐廳也推出素食嘗味餐單,如 MORA、TATE、Arcane和Roganic等,但就像於酒吧當中,提供無酒精飲品一樣,因低調而不成風氣。. 直至中餐廳「圓」的出現,才於 ...

  2. 2024年7月23日 · 源自東京的「LE-TA-SU一人一鍋」主打性價比高的日式一人火鍋,一人套餐價錢低至$68,相信定會成為另一人龍店。. 「LE-TA-SU一人一鍋」香港首間分店選址沙田新城市廣場,於7月中旬正式開幕。. 「燒肉LIKE」於2021年進軍香港市場,短短數年已在全港開設 ...

  3. 2017年9月4日 · 長而彎彎,掛在燒臘店、潮式打冷舖肉架上油香四溢的紅腸,對香港人來說應該不會陌生。. 「紅腸又叫紅布腸,是我小時候看家必備的『打風餸』,不少家庭都會儲備一、兩條放雪櫃看門口。. 」曾國生家中排行最大,憶述62年溫黛襲港,在大角咀開大 ...

  4. 2023年5月29日 · 從香港大會堂全新食店「#bistrocity」 看藏於音樂廳裏的港式優雅. 29.05.2023. 郭悠悠. 黃家邦. 分享 留言. 耳際的音樂,有貝多芬的名曲《豎琴》,也有老京劇《打虎上山》;菜單上,有沙嗲牛肉麵這道香港人熟悉的風味,也有加入本地鮮腐竹的凱撒烤雞沙 ...

    • 道頓堀肉劇場1
    • 道頓堀肉劇場2
    • 道頓堀肉劇場3
    • 道頓堀肉劇場4
    • 道頓堀肉劇場5
    • Andrew和兩餸飯如何結緣?
    • 可從櫥窗揀餸是優勢
    • 關注組像社會縮影
    • 兩餸飯的背後意義

    坊間的兩餸飯店近年愈開愈多,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經濟轉差,有些人則說是疫情改變了人們「搵食」模式,由以往喜歡三不五時外出吃飯,變得更「黐家」,習慣安坐家中買外賣。 「我又不見得是香港人窮咗,才多了人食兩餸飯,反而是人們都認識到兩餸飯有幾抵食。」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版主Andrew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在預科年代初嚐兩餸飯滋味,當時在工廠當暑期工,發現工廈食堂全都在賣兩餸飯。 他憶述,小時候父母都忙於工作,不少時候都是他獨個外出吃飯,渴望尋覓家的味道,「兩餸飯通常都是蒸肉餅、蒸水蛋等家常便飯,我覺得好有家的味道,好喜歡吃這些住家feel的東西。」喜歡下廚的他,最愛吃麻婆豆腐等兩餸飯店常見菜式,「因為自己喺屋企好難煮嘛。」

    今天的Andrew,已是四口家庭的一家之主,正職為社工;身份、生活的改變,不減他對兩餸飯的熱愛程度,每每在街上看到兩餸飯店都有試食的衝動,就連跟家人staycation,都不忘買兩餸飯回酒店食,而且,他漸漸發現身邊也愈來愈多同好,「以前兩餸飯一般都被認為是基層食物,但你不會想到,現在連OL都會幫襯。」 他認為,兩餸飯之所以成為城中潮物,不用左思右想,一字記之曰——抵!「一個飯盒,廿五元有兩個餸,我去超級市場買包裝免治豬肉都要三十多元,而且,我有沒有這麼多時間去煮?才煮得兩個餸又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所以,買兩餸飯,從任何角度來看,真的很經濟。」 除了經濟實惠,Andrew覺得,兩餸飯店最能吸引食客的,是其櫥窗設計,讓大眾能在店外一窺各式食物的形態,食客能憑賣相下決定,「冰室、茶餐廳,六十元一個...

    去年boxing day,他在Facebook開設「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當時網上世界正湧現大量關注組,由沙嗲牛、燒賣到雲吞麵也榜上有名:「去年疫情的時候,大家也是屈在屋企,人人都講飲講食,不如試試自己也開一個關注組吧。」 他說,管理一個數萬會員的羣組,需要花費工餘時間處理羣組事務,例如審批組員、處理檢舉等等,當中亦遇過不少趣事:「有人會將燒味雙拼飯廿元的放上來,自己煮兩個餸post上嚟也有。有人把KFC下午茶的雞翼、薯蓉和葡撻,連飯放上來,還說有三個餸。」另外,曾有羣組成員誤會Andrew是某間大型連鎖兩餸飯店的「打手」或東主,他即斬釘截鐵否認:「我只是食客,做食客已經很滿足。」 隨着網民對兩餸飯討論日增,帶挈羣組人數由開辦初期的數千人,急升至現時三萬五千人。關注組內成員增加,他發現那裏就像...

    除了分享飲食資訊外,他更希望羣組能成為一個平台,讓不同立場的人能互相接觸、以事論事,「現實地,大家都在同一個空間裏生活,大家都要吃飯,不可以完全不溝通。這個羣組對我來說都是有得着的,讓我重新接觸過去兩年沒談論的東西、沒有接觸過的人,好像返回到一個現實的世界一樣。」 人們討論兩餸飯,都是集中在食物質素和價錢,Andrew卻更高深,領略到兩餸飯背後的意義:「兩餸飯代表什麼?就是大家都可以有自由的選擇。我可以在十幾餸裏揀一個去食,亦可以選擇唔食。」 Andrew指,他已將此標榜為「兩餸飯精神」,希望將此道理宣揚給羣組裏不同立揚的人,「無論你接受不接受也好,我都希望將這個看法告訴你們。無論是食飯,抑或是做人,這個道理一樣奏效。」

  5. 2020年3月24日 · 在橫巷中重生. 設於橫街的小店,門面貼滿了各式食品名目,種類甚多,但大多屬於需要預訂的款式,例如各式糕點、懷舊手工大菜等等。 即時有售的只得幾款單餸飯餐,一來試水溫,二則便於控制出品的時間及人手分配。 「當時決定不幹了,部分原因是出品與自己期望的不相符,食客反應亦不理想」,自家老店的問題,生哥心底很清楚,「別人總以為有個老招牌,多人認得,就會做得住,但這不過是虛像。 別以為有班舊客一定會幫襯,孰好孰壞其實舊客一試便知」。 現時再掛上招牌,雖然不再是兩三個「冧把」的舖位、四五十個伙計,但人少規模少卻能把一切盡握股掌內,一門心思就希望做到大家期待的味道及質素。 雖然久不久會有熟客問,「新店開在哪兒,有茶飲嗎? 」生哥還是一句,「遲一步吧」。 在疫市中回歸,老字號尚在試水溫中。

  6. 2017年4月26日 · 雖然劇情、畫面脫離現實,特技又假得誇張,但它的賣點正是天馬行空的漫畫式暴力打鬥及對肉身摧殘的描寫。樊少皇一拳便打穿對手的腹部,獄長更被打入碎肉機攪爛,只剩下頭顱。 《伊波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