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15個免費課程+健康測試. 撰文:謝德勤. 出版: 2024-05-03 06:00 更新:2024-05-03 15:27. 6. 香港人口老齡化是在所難免之事政府預計在2046年每三名港人至少有一位是長者雖然照顧長者將會是大家不得不學習的技能但這亦非易事近期就有照顧者接受訪問時坦言自己的照顧壓力大甚至要到精神科醫生求診。 「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正是透過提供免費自我健康篩檢和教學影片為照顧者和醫護及社福界專業人員提供最詳盡照顧資訊減輕大眾的照顧壓力。 照顧並非易事. 「我媽媽74歲的時候遇上車禍而骨折,出院後她不能照顧自己,所以我照顧她超過10年。 我在照顧過程的壓力很大,更要看精神科醫生,最後逼於無奈下,唯有安排她到護老院。

  2. 2022年1月26日 · 1. 評估需求. 仔細的評估老人的狀況,了解需要幫助的程度是甚麼,並提供良好的照護服務。 2. 訴說和傾聽. 和老人在放鬆和和緩的情況下對話,傾聽和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也清楚地告知長輩關於照護的內容,他們會更願意接受幫助。 3. 詢問對方意見. 可以詢問長輩是否偏好哪些方式的照護,或是否希望由哪位家人來照顧他們。 當然他們的期望可能無法完全達成,但我們應該仍要細心聆聽老人的想法,並盡力做到。 4. 簡單的字句. 老人理解力通常較差,溝通時,請用簡單的字詞,避免複雜冗長的句子,讓長輩感到困惑和混淆。 5. 尋求家人協助. 若您無法說服長輩,不妨請家中其他人幫忙。 6. 別灰心. 可能老人一開始都不想談這種事,但請別灰心,隔一段時間後再試着跟長輩討論照護服務的事。

  3. 2023年9月12日 · 1. 保持好奇心 善用科技改善生活. 長者一定是科技白痴不少長者掌握新科技的速度和年輕人一樣快更善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保持與親朋好友的聯繫更可緊貼時事掌握最新資訊做到心境年輕另一方面時代進步長者可發掘適合自己的樂齡科技提升晚年生活質素即使獨居長者也可得到完善照顧例如善用藥物辨識應用程式防遊走監察系統升舉扶抱工具等。 2. 追夢永無止境 自我掌握快樂主權. 年輕時用盡全力拼搏,或錯過不少追夢機會。 踏入晚年,隨著工作和家庭負擔減少,長者擁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實現曾經有過的夢想。 無論是學習一門新的技能、到心儀地方旅行、寫作、繪畫或嘗試其他創作,都能夠充實身心,換個角度體驗生活的歸屬感。 3. 建立專屬朋友圈 確立正向心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8日 · 「你說說你多少歲啦? 」「40歲! 」「真的嗎? 那我多少歲? 」「30歲! 」「那我是你的誰啊? 」「孫! 」「那我們只差10歲呀? 你10歲就做婆婆啦? 好啦,那你就40歲吧! 」——這是「孫輩照顧者」文文和她100歲高壽的婆婆的溫馨日常。 婆婆之所以有「大BB」這個暱稱,是因為文文在某日幫她換尿片和清潔身體時,想到小時候她也是這樣照顧自己,現在的婆婆只是變回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大BB。 孫女照顧相差50多歲的婆婆. 文文與父母和婆婆同住一個屋簷下。 六七年前,婆婆的行為舉止開始變得古怪,一家人在照顧婆婆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爭執。 父母本是婆婆的主要照顧者,但已年過七旬,而且身體抱恙,甚至需要被照顧。 文文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眼看家裡日漸爆發各種矛盾與衝突,決心介入做個「和事佬」。

  6. 2024年3月5日 · 根據社署資料和在2022年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的文件顯示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提供以中心為本的社區照顧針對區內60歲或以上的體弱長者包括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估後建議適合接受社區照顧服務或院舍照顧服務的長者提供日間照顧服務復康運動和社交活動旨在協助他們保持最佳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質素並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安老然而社會福利部門多年來卻只重視數字增加忽略了服務質素和監管制度的重要性。 這導致服務供應遠遠追不上需求,體弱長者無法獲得優質的服務,生活質素無法改善。 最終,許多長者在「居家未能安老,到了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時就不斷受氣,終於去到日間護理中心也無法實現當初的理想」。

  7. 2022年11月20日 · 長者護理摯親失智 起居全要照顧? 「這樣做反可減緩認知退化. 撰文:今周刊. 出版: 2022-11-20 07:00 更新:2022-11-23 17:20.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隨着年齡增長,各個器官都在衰退中,失智症就是隨着大腦老化而產生的疾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失智症名列全球十大死因第7位全球有41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隨着高齡化社會到來2021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1萬。 失智症並非一個人的戰爭,其影響如漣漪擴及家屬、照護者、甚至是整個社會,因此面對失智症,是你我都要修練的一堂課。 只是當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智,又該如何優雅自處與生活? 相關文章:腦退化|身體怎告訴你有失智症風險? 得病前2年或現便秘等10徵兆. + 10.

  8. 2023年9月29日 · 透過中心多元的藝術活動支援長者在長者與照顧者一同創作藝術品的過程中促進彼此的溝通並幫助延緩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捐款$400可贊助一名長者使用一次陪診服務由陪診人員了解長者需要並於覆診時向醫生反映捐款$800可贊助兩名有吞嚥困難人士於五個節日特別日子享用本局社企一點回味廚房的流心軟餐。 捐款$1,200可讓一名長者享用日間暫託服務及專業治療師評估。 捐款$2,500可讓25名長者或照顧者參與一次藝術創作活動,從中忘記病痛的不適,同時提升長者活動量,以促進手、眼協調。 善長每捐款$3,880即讓一位長者獲得全方位支援,照顧其「醫、食、住、行」所需: • 四次陪診及護送服務;及. • 六次「回味」養生軟餐;及. • 日間暫託服務及專業治療師評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