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3日 ·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閔斯基曾和其他兩人共同策劃了 1956 年達特茅斯的那場人工智慧主題會議,這次會議現在一直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研究的起始。 閔斯基是《2001太空漫遊》年影片的顧問。

  2. 2019年8月8日 · 相較於上一代經歷過台灣經濟起飛的榮景,20歲~35歲左右的這一代即使生活還算富裕,餓不死啊卻也過得不好。. 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厭世」這個詞突然熱了起來,許多插畫家、圖文作家的粉絲專頁也都主打「負能量」,像厭世動物園、每天來點負能量 ...

  3. 2019年7月11日 · 這部由《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導演安畔錫與編劇金恩二度合作的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30歲女性的愛情,有著交往多年的男友卻早已失去火花,適婚年紀會遇到的人生選項,都在這部劇裡出現了,就在這人生的交叉點,她遇見了男主角。. One Spring Night | Official ...

    • 閔先藝1
    • 閔先藝2
    • 閔先藝3
    • 閔先藝4
    • 閔先藝5
  4. 2018年9月3日 · 假設一:檢視現實生活中的兩人關係. 現實生活中被得罪或激怒,也就是需要探討 P 與 F 過去的關係。 也許過去 F 曾經做了什麼事情,得罪了P 而讓 P 銘記在心。 但為什麼十幾年過去,P 還是惦記著,把對 F 的憤怒轉為嘲弄,在自己認為安全的圈圈裡大肆批評? 這當然要去了解得罪的形式了。 可能是 F 的舉動,讓 P 感覺到自己被羞辱、被鄙視了。 「我昨天花了三千元去燙頭髮耶~好不好看? 」P 開心又期待的對朋友展現新髮型。 「有點像包租婆耶! 」F 直爽地說出她的感覺。 接著,P 對 F 就此產生心結。 假設二:不願面對的真相. 這可能是 P 內在最不願敞開、最難以接受和面對的部分。 F 可能是個女性主義者,對於自己權益的伸張勇於發言,在工作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和成就。

  5. 你認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感覺得到、說的出來,但你能用一張圖就說得透徹嗎? 一位華裔插畫家 劉揚(Yang Liu ),對於東西方文化比較,則是擁有相當犀利的眼光跟觀察,這樣的能力也與她的生活經驗有所相關。 在 1990 年代,正值 13 歲的青春期、對外面世界都充滿好奇與想像的她,舉家從中國北京搬家至德國柏林。 她在德國生活了 13 年後,她開始了她的繪畫計畫,紀錄她在北京、德國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大都市裡的生活經驗與感受。 她總共繪畫出 47 張簡單的藍、紅底畫報,從工作的組織階級到餐廳禮儀,劉揚用非批判性的趣味來捕捉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這有趣的文化觀察,也在 2007 年被德國知名出版社 Taschen 收納成冊、出版,並命名為「東西相遇」( East Meets West )。

    • 閔先藝1
    • 閔先藝2
    • 閔先藝3
    • 閔先藝4
    • 閔先藝5
  6. 2018年5月30日 · 來看看心理學大師「甘於平凡的勇氣」是怎樣的概念,重新思考你想要的人生。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你是不是常猶豫著,好想不顧一切地去做點瘋狂的事情,實踐精彩的人生,好讓此生不留遺憾;但又覺得不切實際,也沒那麼有把握,不如過著平凡的日子? 沒做點不一樣的事,怕以後會後悔. 任教第一年的畢業學生回來找我。 一轉眼,研究所就快畢業了。 「我在想,是不是畢業後,先出國去打工度假個一年,再回來找工作。 「很好呀! 趁還沒工作與婚姻之前,出去闖一闖,應該很有意義! 「不過,我很猶豫,」她說,「在我們這一行,晚了一年,很可能就卡不到位了,我蠻擔心會因此錯過不錯的工作機會。 我記得,她非常熱愛自己目前鑽研的領域。

  7. 2019年7月5日 · (責任編輯:鄭閔文) 採訪、撰文/PressPlay 葉冠玟. 提到「御姊愛」這名字,大家應該不陌生,可能是讀過她寫的文章、出的書,也可能是看過她主持的《御姊就醬愛》《半熟人生》等節目,「高學歷」「人生勝利組」「女強人」是外界常為御姊愛下的註解。 不過,在Facebook上擁有22萬粉絲的她,平時雖樂於大方談論與人交往的道理、職場和生活難題的解惑,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不只來自她豐富的職場觀察,很多建議和提醒其實是她的親身體悟。 練習從對方想法調整談話方式,勇於拒絕照樣能被喜愛. 御姊愛坦言,因為自己是獨生女,加上從小少有跟其他親戚朋友互動的機會,導致和同儕的相處一直不太融洽,高中時期甚至曾因為我行我素的作風,遭到班上同學集體霸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