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0日 ·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字仲甫,號實庵,1914年始用筆名獨秀 [3],安徽省 安慶府 懷寧縣人,中國近現代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1915年,他創辦了《新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開創人和領袖之一。

  2. 2021年6月28日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陳獨秀發表一系列文章,提出反蔣抗日的主張,最終成為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的敵人。 1932年10月,陳獨秀在上海公共租界第五次被捕,最後以「危害民國罪」判刑13年,囚禁在南京。

  3. 陈独秀 (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 字 仲甫 , 号 实庵 ,1914年始用筆名 独秀 [3] , 安徽省 安庆府 怀宁县 人,中国近现代 思想家 、政治家、革命家。. 1915年,他創辦了《 新青年 》雜志,是 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開創人和領袖之一。. 1920年起,他是 ...

  4. 2024年3月19日 · 維州警院華裔院長中文簽署畢業證遭拒收 引發爭議. 藝文 世界副刊. 陳獨秀創建中國共產黨,卻被黨開除(上). 張作錦(今文觀止) 2024-03-19 02:02 ET. 《青年雜誌》創刊號。.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上個世紀初,中國社會面臨巨變,天公 ...

  5. 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提出「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6. 陳獨秀的思想特點是主張建立民主制度,發展私營及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反對斯大林式殘暴的「無產階級專政」制度。 共「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當時看來是錯誤的,但他對中共長期在農村環境中發展,會被「農民意識化」的警告,卻被後來的歷史證明是偉大的預言。 以此,文章實際上推翻了陳獨秀的托派問題是. 「反革命」的莫須有罪名。 與此同時,與陳獨秀後期歷史有密切關係的濮清泉〈我 所知道的陳獨秀〉(1980 年10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第 七十一輯)、《鄭超麟回憶錄》、《雙山回憶錄》(1980年人民出版社以「現代史料編刊社」的名義內部發行)也相繼問世, 印證了唐的觀點。

  7. 中國學術界對陳獨秀問題的研究是從1979年改革開放後開始的,此前在中共的多次決議、《毛選》、重要領導人講話,以及數十年來作為中共黨史圭臬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胡喬木奉毛澤東命所作)中,陳獨秀都被死死地釘在「十宗罪」上,即:機會主義的二次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