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廠商公開資訊、醫護專家建議和媒體廣泛推廣下,香港市民普遍對口罩的防護基準要求為 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 (通稱ASTM)所發佈,位於F2100標準下的第一級,主要要求指定 細菌過濾率 (通稱BFE)及 粒子過濾率 (通稱PFE)最少達至95%;其次為歐洲基準EN14683 ...

  2. 香港口罩制造业,在2020年代大力发展的,既源于香港市民恐惧疾病,亦由于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起以紧急法强制所有在香港人士在任何公众地带及指定私人物业地带必须戴上口罩。

  3. Made in HK可替換口罩(即HK Mask)是於2020年初COVID-19肆虐香港期間,由鄺士山博士(英語: Dr. K. Kwong )研發 [1] 的,可更換濾芯從而重複使用的自製口罩。鄺士山稱,他不會對口罩收取專利費,每個口罩濾芯的成本可低至1-2港元 [1]。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外科口罩 (英語: surgical mask )是讓 醫事人員 在 手術 及 護理 病患 時做為 防具 而佩戴的 口罩 , 覆蓋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頜,為防止 病原體微生物 、體液、 顆粒物 等的直接透過提供物理屏障。 [1] 外科口罩不是設計來完全隔絕空中的 細菌 或 病毒 ,無法讓使用者完全免於 呼吸道感染 ,其保護效果也比有特別材質、外形或是密閉效果的 N95口罩 等 自吸過濾式呼吸器 要弱。 在 東亞 國家,許多人在戶外也會戴着口罩,以減少 空氣傳播疾病 (比如 流感 )傳播、吸入 過敏原 以及 空氣污染 的風險。 結構與材料 [ 編輯] 口罩的 結構 一般分為三層。 由外至內依次為: 第一層是 防水 層不織布,主要的用途是防 水 的,可阻隔帶有病原的飛沫或血液附着。

  6. CSi口罩 是由 香港 品牌 懲教工業 [1] ( Correctional Services Industries [2] ,簡稱「 CSi 」,隸屬於 懲教署 工業組)生產的 外科口罩 。 CSi口罩獲得香港「 Q嘜 」認證,其 細菌過濾效率 ( BFE )及 微粒子過濾效率 ( PFE )可達95%以上,一向只提供予 香港政府 ,主要分發予 政府物流服務署 ,供政府各部門人士使用,惟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香港疫情 中出現了懷疑流出市面的情況,並引起爭議。 簡介 [ 編輯] CSi口罩一向只提供予香港政府,主要分發予政府物流服務署,供政府各部門(如 消防處 、 衛生署 等)人士使用 [3] ,不過懲教署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在香港爆發前也曾將CSi口罩分發予部份非政府機構 [4] 。

  7. 銅芯抗疫口罩 (英語: CuMask )是一種由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在2020年開發的可重複使用型 布口罩 [1] 。 然而,蓋此款口罩不屬於 外科口罩 ,佩戴此口罩不能進入 公立醫院 及部份私營醫院(如 聖保祿醫院 ) [2] 及JRE考場 [3] 。 設計 [ 編輯] 該款口罩符合 人體工學 ,由六層物料構造而成,裏面有4層不織布濾芯,其中兩層物料含有銅,可以抑制細菌、常見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 口罩在 顆粒過濾效率 (PFE)、 細菌過濾效率 (BFE)、 合成血液穿透阻力 、 阻燃性 及 壓力差 方面,符合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ASTM)F2100一級標準,且可以清洗60次。 [4] 使用方法 [ 編輯] 口罩有條紋一面向外,口罩應覆蓋口、鼻和下巴。

  8. Made in HK可替換口罩(即HK Mask)是於2020年初COVID-19肆虐香港期間,由鄺士山博士(英語: Dr. K. Kwong )研發 [1] 的,可更換濾芯从而重複使用的自製口罩。鄺士山称,他不会对口罩收取专利费,每个口罩滤芯的成本可低至1-2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