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5日 · 超過100種淡水魚可感染到中華肝吸蟲,當中主要為鯉科魚類,例如鯇魚(草魚)及大頭(花鰱或鱅魚)。 有報告更指出,個別流行地區感染率偏高(逾八成)是由鯇魚所致。 進食含有生、未經徹底煮熟、鹽漬、醃製或煙燻淡水魚的菜式可能會引致這種風土疾病。 內容標籤. 健康. 鯇魚. 大灣區. TVB. 肥媽. 魚生. 中毒. 晴報.

  2. 2019年9月9日 · 內地一名中年漢有長期生食淡水魚蝦習慣,誤以為芥末可以殺蟲,日前突然高燒逾攝氏40度,且有輕微慢性肺炎,檢查後確診感染中華肝吸蟲。食安中心指出,淡水魚生不宜生食,有機會感染可致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

  3. 2019年3月12日 · 有醫生亦提醒,進食未經煮熟的魚類,無論海水魚或淡水魚,同樣有染上寄生蟲的風險,其中「海獸胃線蟲」,常見於港人常吃的三文魚、吞拿魚等海魚,可令人腹瀉劇痛、嘔吐及急性腸胃炎。

  4. 2023年2月17日 · 對於「異形」寄生蟲的真身,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接受《晴報》訪問時指,相中的寄生蟲為魚蝨的一,通常寄居在魚類的鼻孔、魚腮、喉嚨或舌頭等部分,以吸取魚類的血液維生。

  5. 2023年4月25日 · 港男早前於街市買下13隻鮑魚,回家一洗就發現一盆清水變黑。. 事主有感鮑魚不潔故決定做一次「深層清潔」,幾乎將鮑魚所有黑邊刷乾淨先至烹調食用。. 有專家就指出,鮑魚一般而言只需刷走表面7至8成黑邊即可食用,刷洗太久可能令「活鮑變死鮑 ...

  6.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從103個街市及街舖抽取57個水產常規養殖樣本中,發現魚類有5個含有孔雀石綠。 由於孔雀石綠屬致癌物質,自2005年起,香港已將它列入《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監管範圍,若食物含有孔雀石綠,即屬違法。

  7. 2021年11月8日 · 食魚生恐有感染寄生蟲危機!內地一名少女每月都會食1、2次魚生,惟最近兩個月經常腹痛,更會一天腹瀉5、6次;經檢查後,發現腸腔內布滿寄生蟲,部分寄生蟲甚至咬住腸黏膜,引發腸道損傷出血。有醫生提醒,食用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