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1958年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告別舞臺轉而從政,在197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李香蘭受過正式的西洋聲樂教育,代表作有《夜來香》。後來有大量根據她故事改編的藝術作品,流行曲、舞台劇、電視劇等,香港人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張學友主唱的一曲《李

  2. 吳啟華為1983年第12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生,同期學員包括劉嘉玲、吳君、曾華倩等藝人。首次擔正的角色是劇集《魔域桃源》的大反派慕容白,由於表現出色,往後很多機會被安排擔當大反派角色。1987年,吳啟華因與無線電視產生糾紛而離開,轉戰電影舞台。

  3. 八、九十年代,相信提起香港足球先生就不得不提山度士,他曾經於89-90及90-91兩度獲得「香港足球先生」殊榮。此外,他的成就更包括:五次入選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最佳11人」;三屆可口可樂香港傑出運動員;在2000年「世紀香港球星選舉」中獲選為「千禧香港球星」;以及曾於08-89球季執教晨曦 ...

  4. 耕作在 江 瀝源村與沙田農田。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 ...

  5. 近年返回香港演出,參演多套無綫電視劇《學警出更》和黃子華主演的《奸人堅》等。在2010 年,他參演《鐵馬尋橋》,飾演反派榮德(青雞面),取得一眾好評,觀眾一致認為他演技出眾,可惜無緣最佳男配角一獎。今年55歲的林嘉華,5月由無綫轉投 ...

  6. 「一個人走在傍晚,七點的台北City。」聽著林志炫哼著這些歌詞,仿彿又回到了從前台灣樂壇的美好時光。相信有一定年紀的樂迷一定記得《認錯》一曲對當時樂壇所造成的轟動,而組合「優客李林」亦是憑此曲而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組合。

  7. 摩羅街(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自1920至30年代起,便是香港一個售賣古董的集中地。摩羅街位置在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